更多“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周期元素的数目,恰好等于相应最外电子层中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相关问题
  • 第1题:

    X、Y、Z是周期表中3种相邻的元素,X和Y同周期,Y和Z同主族.这3种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中电子数的总和是17,核内质子数的总和是31,则X、Y.Z3种元素是下列各组中的(  )

    A.N、O、S
    B.O、S、P
    C.O、F、Cl
    D.C、Si、P

    答案:A
    解析:

  • 第2题: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6日上午 吉林省白城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1.题目:元素周期表
    2.内容:



    在周期表中,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至右排成横行,再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照电子层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成纵行。
    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叫做周期。每一周期中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从左至右原子序数递增,周期的序数就是该周期元素具有的电子层数。第一周期最短,只有两种元素,第二、三周期各有8种元素,称为短周期;其他周期均为长周期。
    周期表有18个纵行。除第8、9、10三个纵行叫做第Ⅷ族外,其余每个纵行各为一族。族有主族和副族之分。在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后标A,副族元素的族序数后标B。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元素化学性质不活泼,通常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把它们的化合价定为0,因此叫做0族。
    在周期表中有些族的元素还有一些特别的名称。例如:
    第ⅠA族(除氢):碱金属元素
    第ⅦA族:卤族元素
    0族:稀有气体元素
    3.基本要求:
    (1)讲解直观,通俗易懂。
    (2)重点讲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
    (3)板书工整有条理。
    (4)要有提问环节
    答辩题目1.简要概述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2.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讲故事】一天清晨,一位年轻人经过一个夜晚的研究后,疲倦地躺在书房的沙发上,他预感十五年来一直萦绕心头的问题即将迎刃而解,因此,这几个星期以来他格外地努力。十五年来,从他学生时代开始就一直对“元素”与“元素”之间可能存在的种种关联感兴趣,并且利用一切时间对化学元素进行研究。最近他感觉自己的研究大有进展,应该很快就能把元素间的关联和规律串在一起了。由于过度疲劳,他在不知不觉中睡着了。睡梦中,他突然清晰地看见元素排列成周期表浮现在他的眼前,他又惊又喜,随即清醒过来,顺手记下梦中的元素周期表。大家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学生回答】门捷列夫。
    【教师引导】元素周期表的发现成了一项划时代的成就,而因为在梦中得到灵感,所以人们称为“天才的发现,实现在梦中。”但门捷列夫却不这么认为,把这个累积十五年的成就归功于“梦中的偶然”让他忿忿不平。他说:“在做那个梦以前,我一直盯着目标,不断努力、不断研究,梦中的景象只不过是我十五年努力的结果。”除了学习门捷列夫身上坚持不懈,投身科学的精神,今天我们也要认识他的这项伟大的成就——元素周期表。
    (二)新课教学
    【学生活动】五分钟时间翻开元素周期表,认识周期表及其中的元素。
    【提出问题】周期表的结构是怎样的?周期表中一共有多少种元素?
    【学生回答】有7横行,18纵列,总共包含了112种元素。
    【教师总结】周期表中收录的是已经发现的元素,但是还有很多未知的元素等待人们去发现,所以周期表的科学性体现于它是在更新的。而在周期表中的横行叫做周期。
    【提出问题】一共有几个周期?它们有什么区别?试着写出前3个周期的每个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并依次分析。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每一周期中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从左至右原子序数递增,周期的序数就是该周期元素具有的电子层数。第一周期最短,只有两种元素,第二、三周期各有8种元素,称为短周期;其他周期均为长周期。
    【教师提问】周期表中纵行的元素又有什么规律?按照上述同样的方法进行讨论交流。
    【学生回答】周期表有18个纵行。除第8、9、10三个纵行叫做第Ⅷ族外,其余每个纵行各为一族。
    【教师补充】18纵行总共分为16族,族有主族和副族之分。在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后标A,副族元素的族序数后标B。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元素化学性质不活泼,通常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把它们的化合价定为0,因此叫做0族。
    【教师提问】从周期表中,大家还可以发现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还可以看出每种原子的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
    【引导观察】周期表中哪些族有特殊的名称。
    【学生回答】第ⅠA族(除氢):碱金属元素;第ⅦA族:卤族元素;0族:稀有气体元素
    (三)拓展提高
    【学生活动】画出前4周期的图,并填上原子。
    (四)小结作业
    小结:引导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作业:思考同一周期或者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化学性质有什么规律。
    【板书设计】



    1.简要概述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2.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2.
    周期表的知识是对前面学习的知识的整合,是后续学习元素周期律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周期、主族和副族。
    周期表所包含的信息较多,虽然学生在初中有简单的了解过,但是其所包含的信息相对较为抽象,需要一定的基础能力,学生比较难掌握全部,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能够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来表示元素。

  • 第3题:

    周期表中,主组元素所在族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是( )

    • A、一定是金属元素
    • B、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
    • C、一定是过渡元素
    • D、无法判断是哪一类元素

    正确答案:D

  • 第5题:

    当n=4时,该电子层电子的最大容量为()个;某元素原子在n=4的电子层上只有2个电子,在次外层l=2的轨道中有10个电子,该元素符号是(),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族,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正确答案: 32;Zn;ⅡB;1s22s22p63s23p63d104s2

  • 第6题: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元素得到电子的能力自左至右()


    正确答案:增强

  • 第7题:

    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性质随着()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

    • A、电子层数
    • B、核电荷数
    • C、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数
    • D、质子数和中子数

    正确答案:B

  • 第8题:

    主族元素的性质主要由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决定,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m,电子层数为n,一般具有这样的规律:m>n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m≤n的元素为金属元素。下列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 A、主族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
    • B、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递变规律最显著的是第三周期元素和第ⅣA族元素
    • C、ⅠA族和ⅦA族元素的单质一般都没有同素异形体
    •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元素均为金属元素

    正确答案:B,C

  • 第9题: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我们学习化学的工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我们可以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其原子结构和性质,也可以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推测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有人说“氦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应该把它放在第ⅡA族”,你认为这样编排元素周期表有何利弊?(2)结合化学教学实践,论述三序结合的原则在化学教材编写中“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理论部分的应用。


    正确答案: (1)利:符合同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规律等。弊:与同族其他元素性质相差悬殊等。(2)依据三序结合的原则,理论前部分为卤族元素,采用了由个别到一般,由个性到共性的归纳方式,符合高一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过程和知识体系;理论后部分为氧族元素、氮族元素,采用了一般到个别,共性到个性的演绎方式,符合高一后半学期学生的心理发展,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能力,有利于个体发展。

  • 第10题:

    某些元素原子最外层有两个电子,次外层有13个电子,这些元素在周期表中应属于()族,最高氧化数是(),是()(金/非金)属。


    正确答案:ⅦB;+7;金

  • 第11题:

    单选题
    元素周期表中20号以前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的电子数的有()。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是( )
    A

    一定是金属元素

    B

    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

    C

    一定是过渡元素

    D

    无法判断是哪一类元素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根据右表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钠离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C.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D.在化学变化中镁元素容易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其离子符号是Mg+2

    答案:C
    解析:

  • 第14题: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序数与原子的()相同。

    • A、核内质子数
    • B、核外电子层数
    • C、核内中子数
    • D、最外层电子数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元素周期表中20号以前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2的有()。

    • A、1种
    • B、2种
    • C、3种
    • D、4种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周期的元素个数正好等于该周期元素最外电子层轨道可以容纳的电子个数。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7题:

    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关系()。

    • A、原子序数=核电荷数
    • B、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 C、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 D、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

    正确答案:A,B,C

  • 第18题:

    周期表中16号元素和4号元素的原子相比较,前者的下列数据是后者的4倍的是()。

    • A、电子数
    • B、最外层电子数
    • C、电子层数
    • D、次外层电子数

    正确答案:A,D

  • 第19题:

    元素周期表中20号以前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的电子数的有()。

    • A、1种
    • B、2种
    • C、3种
    • D、4种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原子序数为29的元素其原子的外电子层结构为(),该元素位于周期表ds区。


    正确答案:3d104s1

  • 第21题:

    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周期元素的个数正好等于相应的最外层电子轨道可以容纳的电子数目。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2题:

    多选题
    周期表中16号元素和4号元素的原子相比较,前者的下列数据是后者的4倍的是()
    A

    电子数

    B

    最外层电子数

    C

    电子层数

    D

    次外层电子数


    正确答案: B,D
    解析: 元素周期表中16号元素为硫元素,次外层电子数为8,4号元素铍,其次外层电子数为2,故A、D正确。

  • 第23题:

    单选题
    元素周期表中20号以前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2的有()。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层结构为3d54s2,该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哪个区(  )。
    A

    S区

    B

    p区

    C

    d区

    D

    f区


    正确答案: C
    解析:
    第一种方法:由于电子进入能级的排布顺序为1s2s2p3s3p4s3d4p5s…,所以可得元素的荷电核数为25,对应得物质为Mn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得d区。第二种方法:d区价层电子构型一般为(n-1)d110ns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