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籍测量中要求界址点精度为±0.05m时,必须用解析法测量界址点。
第1题:
下列()内容不属于初始地籍测量。
第2题:
界址点测量的精度指标要求是:解析法测定界址点点位中误差±10cm,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cm。
第3题:
下列关于变更地籍测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4题:
解析法地籍测量的特征为()。
第5题:
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变更地籍测量中,界址点的检查方法一般有()。
第6题:
必须用勘丈值确定界址点位置的情况包括()。
第7题:
界址点测量的精度指标要求是:解析法测定界址点点位中误差±IOcm,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cm。
第8题:
为保证界址放样的可靠性及界址坐标的精度,在界址桩放样埋设后,须用()进行界址测量。
第9题:
检查界址点与邻近界址点的距离
检查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的距离
用检测数据与原勘丈数据检查
解析法检查界址点坐标
边界调整测量
第10题:
解析值
丈量值
图解坐标值
勘丈值
第11题:
采用图解勘丈法进行地籍细部测量
采用部分解析法进行地籍细部测量
采用解析法进行地籍细部测量
采用部分解析法进行地籍控制测量
采用解析法进行地籍控制测量
第12题:
满足测量界址总坐标的精度要求
为界址点的维护、恢复和解决权属纠纷提供依据
为测定界址点坐标和制作宗地图提供重要信息
用之可编制地籍图
可配合地籍调查表使用
第13题:
对界址点发生变化的宗地进行变更地籍测量时,测量人员都应首先检测()的精度,确认无误后再进行变更地籍测量。
第14题:
对于变更地籍测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第15题:
变更地籍测量的基本要求包括()。
第16题:
有关界址点测量精度的表述,说法错误的有()。
第17题:
图解勘丈法进行地籍细部测量时,可利用()在实地能高精度地恢复界址点的位置。
第18题:
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变更地籍测量,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测量人员都应首先()。
第19题:
为保证界址放样的可靠性及界址坐标的精度,在界址桩放样埋设后,须用()进行界址测量,界址测量应按照《城镇地籍调查技术规程》的要求进行。
第20题:
精确地测量界址点的坐标
检测界址点的精度
检测原控制点的精度
精确地测算宗地面积
精确地测量控制点的点位
第21题:
地形点
原控制点及原界址点
水准点
高程点
第22题:
地形点
原控制点及原界址点
水准点
高程点
第23题:
地籍细部测量方法有解析法、部分解析法和图解勘丈法
地籍细部测量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测定界址点所采用的方法不同
为了保证地籍调查的精度,应尽量采用解析法进行地籍细部测量
当街坊内部建筑物密集,采用图解勘丈法地籍测量有困难时,可以采用部分解析法
第24题:
图解法
勘丈法
坐标法
解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