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多选)(3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第一次以人的劳动而不是特权或资本作为根本的标准,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但它仍然有其历史的局限性,这是因为()
A.就是把劳动这同一个标准运用到在不同情况的人身上而言又是不平等的
B.它默认“劳动者的不同等的个人天赋,从而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因而导致劳动能力不同的人们在分配结果上的区别
C.“按劳分配”在某种意义上还是商品等价交换的原则
D.它撇开了人的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只把人当作“劳动者”看待,而没有把劳动者的家庭负担等方面的需要考虑进去
第1题:
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A.只具有历史进步性
B.只具有阶级局限性
C.既具有历史进步性又具有阶级局限性
D.既无历史进步性也无阶级局限性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什么叫历史成本原则?以历史成本作为计价基础的主要优点有哪些?
第5题:
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与历史局限性表现在哪里?
第6题:
尽管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但它仍然是汉字的(),而不是源。
第7题:
经济增长的源泉包括土地、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而经济增长最持久、最根本的源泉是()。
第8题:
第9题:
只具有历史进步性
既有历史进步性又有阶级局限性
只具有阶级局限性
既无历史进步性又无阶级局限性
第10题:
私有制原则
“主权在民”原则
分权制衡原则
人权原则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之所以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主要是因为()
A.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次胜利
B.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C.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进步
D.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对欧洲和世界其它地区都有广泛影响
第14题:
第15题: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
第16题: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是()的名言。
第17题:
马克思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它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下列选项对“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理解正确的是()
第18题:
历史前进的车轮终究是不能倒转的,这是因为().
第19题:
简述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
第20题:
实现了在分配上的真正平等
默认劳动者不同的个人天赋
体现着等价交换原则
有其历史局限性
第21题:
第22题:
历史进步的深刻根源在于社会基本矛盾之中
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
社会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过程
社会的发展是不容许有停滞和倒退的
第23题:
康德
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第24题:
只具有历史进步性
只具有阶级局限性
既无历史进步性也无阶级局限性
既有历史进步性又有阶级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