酚的作用是变性蛋白质,氯仿的作用是促进水相和有机相的分离,以及除去DNA溶液中的酚。
第1题:
用酚/氯仿抽提DNA时,通常要在氯仿或酚/氯仿中加入少许异戊醇,原因是什么?
第2题:
用酚/氯仿法提取染色体DNA,正确的描述是()
第3题: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选择氢气作载气的作用是()。
第4题:
分离纯化极性小的有机分子(有机酸、醇、酚等)多采用正相色谱(或反相柱)
第5题:
在抽提DNA中,酚的作用是(),氯仿的作用是增加比重,有助于分相。
第6题:
在分离DNA时,异戊醇的作用是()
第7题:
()中,三相分离器的主要作用是完成气、液、固三相分离。
第8题:
溶液I的作用是悬浮菌体
溶液Ⅱ的作用是使 DNA变性
溶液Ⅲ的作用是使 DNA复性
质粒DNA分子小,所以没有变性,染色体变性后不能复性
第9题:
在核酸提取液中加入氯仿/异戊醇或氯仿/辛醇,振荡一段时间,使核酸在氯仿/水界面上形成凝胶状沉淀而蛋白质留在水溶液中。
在对氨基水杨酸等阴离子化合物存在下,核酸的苯酚水溶液提取液中,蛋白质进入水层,而DNA和RNA沉淀于苯酚层中被分离除去。
在DNA与RNA的混合液中,用异丙醇选择性地沉淀RNA而与留在溶液中的DNA分离。
由于核酸都不溶于有机溶剂,所以可在核酸提取液中加入乙醇、异丙醇或2-乙氧基乙醇,使DNA或RNA沉淀下来。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溶液Ⅰ的作用是悬浮菌体
溶液Ⅱ的作用是使DNA变性
溶液Ⅲ的作用是使DNA复性
质粒DNA分子小,所以没有变性,染色体变性后不能复性
该方法简单,重复性好,在实验中经常使用
第12题:
可以获得高度的质粒溶液
可以获得高度的DNA溶液
可以获得高度的RNA溶液
可以获得高度的核酸溶液
以上都是
第13题:
离心除去断裂的染色体DNA以及细胞的碎片,使用酚处理等方法除去包括核酸酶的蛋白质,再使用乙醇沉积等方法将DNA从上清液中沉积下来()。
第14题:
离心除去断裂的染色体DNA并细胞的碎片,使用酚处理等方法除去包括核酸酶的蛋白质,再使用乙醇沉积等方法将DNA从上清液中沉积下来()
第15题:
而分离纯化极性小的有机分子(有机酸、醇、酚等)多采用正相色谱(或反相柱)。
第16题:
用酚抽提蛋白质时,离心后,为什么蛋白质总是会停留在水相和酚相之间?
第17题:
关于碱解法分离质粒DNA,下面哪一种说法不正确?()
第18题:
分离酚性生物碱和非酚性生物碱的步骤包括()
第19题:
在含80%(质量)苯酚的100g水溶液中需要再加多少水,才能使溶液变混浊?(水-苯酚两相平衡时水相含酚16.8%,酚相含水44.9%)。
第20题: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可以获得高度的质粒溶液
可以获得高度的DNA溶液
可以获得高度的RNA溶液
可以获得高度的核酸溶液
以上都是
第23题:
可以获得高度的质粒溶液
可以获得高度的DNA溶液
可以获得高度的RNA溶液
可以获得高度的核酸溶液
以上都是
第24题:
二者混合物的氯仿溶液用5%氢氧化钠溶液萃取
将碱水萃取液调偏酸性,使酚羟基游离
用碳酸钠碱化,再用氯仿萃取出酚性生物碱
将碱水萃取液调弱碱性,用氯仿萃取出酚性生物碱
将碱水萃取液加热,过滤,滤液酸化后再碱化,用氯仿萃取出酚性生物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