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加工时,最大进给量主要受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限制。
第1题:
精加工时,进给量是按表面粗糙度的要求选择的,表面粗糙度小应选较小的进给量,因此表面粗糙度与进给量成正比。
第2题:
精加工时,限制进给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是表面粗糙度。
第3题:
箱体零件的加工精度一般指孔的精度,孔的相互位置精度和()。
第4题:
表面粗糙度要求高时,精加工时进给量选择应大些。
第5题:
精加工时,切削深度要根据加工精度和()的要求来确定。
第6题:
精加工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最高的加工方法是()。
第7题:
精铣时,限制进给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是()。
第8题:
研磨为精加工,能得到精确的尺寸、几何精度和极小的表面粗糙度值。
第9题:
主要保证零件的尺寸、形状、位置精度及表面粗糙度的加工阶段是()
第10题:
精加工时,限制进给量的主要因素是()。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机床功率
刀具耐用度
工件表面粗糙度
加工余量
第13题:
粗加工时,限制进给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是切削力;精加工时,限制进给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是表面粗糙度。()
第14题:
箱体零件的加工精度一般指孔的精度,孔相互位置精度和()。
第15题:
精铣时,限制进给量的主要因素是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和工件在切削力作用下的变形。
第16题:
精加工时,进给量主要受到()的限制。
第17题:
精加工时,进给量主要受到表面粗糙度的限制。
第18题:
精铣时,限制进给量的主要因素是加工精度和()。
第19题:
精加工时,限制进给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是()。
第20题:
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时,选择进给量主要根据()
第21题:
零件上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的表面,需进行(),其目的是提高尺寸精度,减小表面粗糙度值。
第22题:
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时,进给量的选择受到表面粗糙度的限制,可适当()来减小加工表面粗糙度。
第23题:
粗加工阶段
半精加工阶段
精加工阶段
光整加工阶段
第24题:
粗加工阶段
半精加工阶段
精加工阶段
精密和超精密加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