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病原生物与寄主植物的关系是在环境条件影响下的双向作用或多边关系,病原生物、寄主植物和环境条件构成了防治的病害系统。
第1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题: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的三个基本条件是()。
第3题:
在影响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的各种环境条件中,以()和()尤为重要。
第4题:
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不包括()。
第5题:
寄主植物被病原物侵染后发病的标志是()
第6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7题:
按照寄主植物与病原物之间有特异性的相互关系,可把植物的抗性分为()和()两类。
第8题:
构成植物病害并影响其发生发展的基本因素是()。
第9题:
第10题:
病原物的越冬越夏
病原物的传播
植物病害的初侵染和再侵染
寄主植物的发病
第11题:
植物、侵染性病原和非侵染性病原
人为因素、病原和环境条件
植物、病原和环境条件
植物、病原和人为因素
第12题:
第13题:
环境条件同时作用于寄主植物和病原物,当()时,可导致病害流行。
A.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原物而不利于寄生植物的生长
B.环境条件不利于病原物而不利于寄生植物的生长
C.环境条件不利于病原物而有利于寄生植物的生长
D.环境条件有有利于病原物而有利于寄生植物的生长
第14题:
当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原物,而不利于寄主植物生长时,可导致()。
第15题:
病原物从寄主植物获得营养的方式可分为()和()。
第16题:
烟草黑胫病发生的早晚、轻重,取决于()的相互作用。
第17题:
环境条件同时作用于寄主植物和病原物,当()时,可导致病害流行。
第18题:
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破坏和毒害能力称为 ()。
第19题:
病原生物的鉴定与病害的诊断是何种相互关系?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微生物
病原体
气候
温度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