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好气微生物活性强时,有机物质不易累积,不利于土壤团粒结构形成。
第1题:
土壤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题:
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有()几个方面的作用。
第3题:
土壤有机质主要成分是()。
第4题:
土壤中()微生物活动时,易积累有机酸及C、H4、H:S、PH3、H:等还原性物质
第5题:
土壤保肥性能的基础物质是()。
第6题:
土壤退化是指土壤()减少和质量降低。
第7题:
下列土壤质地中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形成的是()。
第8题:
在土壤有机质分解转化及土壤团粒结构形成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一类生物是()。
第9题:
简述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过程。
第10题:
土地的评价因子包括地形、气候、水分状况和()。
第11题:
植物
原生动物
节肢动物
微生物
第12题:
土壤矿物质
土壤酸碱度
土壤微生物
土壤有机质
第13题:
不能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的方法是()。
第14题:
土壤有机质包括土壤中各种动物、()、微生物及其分解与合成的有机物质。
第15题:
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有()
第16题:
土壤中的孔隙部分由土壤水分、液体和土壤()组成。
第17题:
土壤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
第18题:
水稻免耕、少耕有下列好处: 1、不翻转土层,减少()蒸发和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2、相对降低土壤()条件和好气微生物活动,增加()积累。 3、减少耕作对土壤结构的破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
第19题:
()法的缺点是灌水欠匀,灌后蒸发量大,容易破坏表层土壤的团粒结构形成板层,空气不流通,影响土壤中好气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第20题:
增施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的团粒结构。()
第21题:
土壤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分布受到土壤团粒结构的明显影响。
第22题:
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是()
第23题:
畦灌
喷灌
浇灌
滴灌
第24题:
土壤微生物
腐殖质
土壤矿物质
有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