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肉种鸡限制饲养的意义和方法。”相关问题
  • 第1题:

    肉种鸡两高一低饲养方式?


    参考答案:在产蛋期间,肉鸡舍靠墙两侧各1/3的地面设置高60cm的漏缝板条床面,其余1/3地面铺垫料。肉鸡日常的栖息、采食、饮水在板条床上。肉鸡配种在有垫料的地面,有助于保证较高的受精率。

  • 第2题:

    限制饲养包括有()、()、和()等几种方法。


    正确答案:限质;限量;限时

  • 第3题:

    简述肉仔鸡饲养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1)公、母鸡分群饲养;
    (2)尽早饲喂,保证采食量;
    (3)饲喂次数与饲喂量:饲喂次数本着少喂勤添的原则,1-15日龄喂8次/天,隔3-4小时喂一次,至少不能少于6次;16-56日龄喂3-4次/天。
    (4)限制饲养:肉仔鸡有必要进行限制饲养。一种是限量不限质,在饲养早期进行;另一种为限质不限量,即适当降低能量和蛋白水平。
    (5)饮水:肉雏出壳后能否及时饮水,在饲养过程中能否供给新鲜清洁的饮水,对肉鸡正常生长发育极为重要。

  • 第4题:

    肉种鸡限饲的好处?


    正确答案: (1)限饲使种鸡不至于过肥,能更好的发挥产蛋性能;
    (2)限饲可使种鸡性成熟适时化合同期化;
    (3)减少产蛋初期产小蛋和后期的大蛋数量,提高种蛋合格率;
    (4)减少产蛋期的死亡率和淘汰率;
    (5)提高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和雏鸡品质;
    (6)节省饲料消耗,从而全面提高种鸡饲养的经济效益。

  • 第5题:

    肉用种鸡的限制饲养一般分为每日限饲、()和综合限饲三种限制饲养的依据是()。


    正确答案:隔日限饲;每周鸡群平均体重

  • 第6题:

    肉用种鸡产蛋前期的饲养应注意()。

    • A、满足营养需要
    • B、严格限制饲养
    • C、满足蛋白质营养

    正确答案:B

  • 第7题:

    简述肉种鸡两高一低饲养方式


    正确答案:在产蛋期间,肉鸡舍靠墙两侧各1/3的地面设置高60cm的漏缝板条床面,其余1/3地面铺垫料。肉鸡日常的栖息、采食、饮水在板条床上。肉鸡配种在有垫料的地面,有助于保证较高的受精率。

  • 第8题:

    简述肉种鸡育成期限制饲养的目的和效果


    正确答案:肉鸡育成期限制饲养的目的在于控制体重,使鸡长成适于产蛋的体况;防止性成熟过早,减少初产期的小蛋和产蛋后期大蛋数量;防止因采食过多而致鸡体过肥,减少死亡和淘汰率;提高种鸡的生活力,产蛋率和受精率;延长种鸡经济利用时期;提高种蛋和雏鸡的品质;节省饲料消耗,提高饲料效率,从而提高种鸡的经济效益。

  • 第9题:

    简述肉种鸡产蛋期的限制饲养


    正确答案: 20~40周龄:预测母鸡产蛋率达5%的周龄体重是否能达到标准体重,根据其达标情况分别按标准饲喂量或增加饲喂量。一般如果体重已达标准体重,但仍未见蛋,应增加喂料量3%~5%。从23周龄起,每日定量给料,为以后的产蛋作准备。应从27周龄起给高峰期料量。
    40~68周龄:肉用种鸡40周龄以后机体肌肉的生长已基本结束,这时体重的生长主要是脂肪的积累。大概是产蛋率每降低1%,每只鸡料量减少0.6g。每只鸡每次减料量不能多于2.3g。

  • 第10题:

    问答题
    肉用种鸡在育成阶段为什么要进行限制饲养?如何进行限制饲养?

    正确答案: 育成期是育雏结束到性成熟开始产蛋的时期。此期间,随着日龄的增长,鸡的采食量加大,对外境适应能力加强,物质代谢也不断加强,因而导致体重增长加快,从而导致性成熟过早或过晚。
    所以此期间应限制饲养,其目的在于:
    ⑴调整肉用种鸡性成熟的时间;
    ⑵提高产蛋量;
    ⑶提高产蛋期的成活率;
    ⑷提高饲料转化率;
    ⑸减少脂肪肝综合症的发生;
    ⑹减少脱肛;
    ⑺节约饲料。限制饲养的方法有限时、限质、限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肉种鸡两高一低饲养方式

    正确答案: 在产蛋期间,肉鸡舍靠墙两侧各1/3的地面设置高60cm的漏缝板条床面,其余1/3地面铺垫料。肉鸡日常的栖息、采食、饮水在板条床上。肉鸡配种在有垫料的地面,有助于保证较高的受精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肉种鸡产蛋期的限制饲养

    正确答案: 20~40周龄:预测母鸡产蛋率达5%的周龄体重是否能达到标准体重,根据其达标情况分别按标准饲喂量或增加饲喂量。一般如果体重已达标准体重,但仍未见蛋,应增加喂料量3%~5%。从23周龄起,每日定量给料,为以后的产蛋作准备。应从27周龄起给高峰期料量。
    40~68周龄:肉用种鸡40周龄以后机体肌肉的生长已基本结束,这时体重的生长主要是脂肪的积累。大概是产蛋率每降低1%,每只鸡料量减少0.6g。每只鸡每次减料量不能多于2.3g。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肉种鸡限制饲养意义。


    正确答案: 肉种鸡具有吃得快,吃得多,消化快吸收好,增重快等特点,假如在育成期对鸡群不采取限制饲喂,种鸡就会超重过肥,种鸡产蛋性能就无法发挥。限饲还可使性成熟适时化,同期化。减少产蛋初期产小蛋和后期的大蛋数量,提高种蛋合格率,减少产蛋期的死亡率和淘汰率,提高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和雏鸡品质,节省饲料消耗,从而全面提高鸡饲养的经济效益。

  • 第14题:

    怎样饲养乌鸡种鸡?


    正确答案: 150日龄左右,雌乌鸡逐渐开始产蛋,便进入种鸡阶段的饲养管理。
    每只成年鸡按年耗料36~38千克准备,要求营养全价。产蛋高峰期应补充维生素A、D、E及B族维生素,添加钙、磷及微量元素硒等,钙、磷比为4~6:1,提倡使用保健砂。生产中可根据生产需要适时调整饲喂方法,如在产蛋率高于50%时应该在夜间增加一次喂饲。此阶段饲料配方可参照表6。为了提高蛋壳质量,特别是在产蛋高峰期,可在下午将少量无污染蛋壳碎粒或贝壳碎粒均匀洒在饲料上供鸡选食。保证供给清洁饮水。

  • 第15题:

    肉种鸡对光照的敏感程度不及蛋种鸡。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肉用种鸡的饲养方式有网上平养,2/3棚架饲养,()三种饲养方式。

    • A、散养
    • B、围养
    • C、放养
    • D、笼养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限制饲养的意义?


    正确答案: (1)防止育成鸡吃过多的饲料
    (2)控制体重增长,维持标准体重
    (3)保持正常的体脂肪蓄积
    (4)育成健康、结实匀称的后备鸡
    (5)防止早熟,提高生产性能
    (6)减少产蛋期间的死淘率

  • 第18题:

    肉种鸡产蛋前期的饲养应注意()。

    • A、尽力满足营养需要
    • B、严格限制饲养
    • C、满足蛋白的营养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肉用种鸡在育成阶段为什么要进行限制饲养?如何进行限制饲养?


    正确答案:育成期是育雏结束到性成熟开始产蛋的时期。此期间,随着日龄的增长,鸡的采食量加大,对外境适应能力加强,物质代谢也不断加强,因而导致体重增长加快,从而导致性成熟过早或过晚。
    所以此期间应限制饲养,其目的在于:
    ⑴调整肉用种鸡性成熟的时间;
    ⑵提高产蛋量;
    ⑶提高产蛋期的成活率;
    ⑷提高饲料转化率;
    ⑸减少脂肪肝综合症的发生;
    ⑹减少脱肛;
    ⑺节约饲料。限制饲养的方法有限时、限质、限量。

  • 第20题:

    简述肉种鸡育成期限制饲养的方法


    正确答案: (1)1-3周龄:用雏鸡料,1-2周内自由采食,当耗料量达到每只27g时,开始每日限饲。累计耗料量达450g时,应换为育成料饲养。
    (2)3-4周龄:每日限饲法,4周龄末母雏胫长应达64mm以上。
    (3)6周龄时按体重的大、中、小分群。
    (4)5-9周龄隔日限饲。
    (5)10-22周龄:饲料采用生长期料,采取5/2或4/3法限饲,
    (6)12周龄时,必须按体重大小分群。
    (7)15-19周龄:应改为5/2法限饲,自18周龄始改为产蛋前期饲料。16周龄按体重调整鸡群。
    (8)20-23周龄:逐步改用6/1法限饲,自23周龄后逐步过渡到每日限饲,同时逐渐换为种鸡料。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肉种鸡育成期限制饲养的目的和效果

    正确答案: 肉鸡育成期限制饲养的目的在于控制体重,使鸡长成适于产蛋的体况;防止性成熟过早,减少初产期的小蛋和产蛋后期大蛋数量;防止因采食过多而致鸡体过肥,减少死亡和淘汰率;提高种鸡的生活力,产蛋率和受精率;延长种鸡经济利用时期;提高种蛋和雏鸡的品质;节省饲料消耗,提高饲料效率,从而提高种鸡的经济效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肉种鸡育成期限制饲养的方法

    正确答案: (1)1-3周龄:用雏鸡料,1-2周内自由采食,当耗料量达到每只27g时,开始每日限饲。累计耗料量达450g时,应换为育成料饲养。
    (2)3-4周龄:每日限饲法,4周龄末母雏胫长应达64mm以上。
    (3)6周龄时按体重的大、中、小分群。
    (4)5-9周龄隔日限饲。
    (5)10-22周龄:饲料采用生长期料,采取5/2或4/3法限饲,
    (6)12周龄时,必须按体重大小分群。
    (7)15-19周龄:应改为5/2法限饲,自18周龄始改为产蛋前期饲料。16周龄按体重调整鸡群。
    (8)20-23周龄:逐步改用6/1法限饲,自23周龄后逐步过渡到每日限饲,同时逐渐换为种鸡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肉用种鸡的饲养特点

    正确答案: (1)适宜的体重:群体的平均体重符合标准体重。
    (2)良好的整齐度:符合标准体重平均数±10%范围内的鸡数占取样数的百分比,应在80%以上。
    (3)适时的开产:保持性成熟和体成熟的一致。
    (4)重视种蛋生产:公母比例以1:10,公鸡健康、配种能力强;母鸡体重符合标准要求;营养满足种蛋生产需要;种蛋清洁无污染。45周龄后补充10%后备青年公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肉仔鸡饲养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1)公、母鸡分群饲养;
    (2)尽早饲喂,保证采食量;
    (3)饲喂次数与饲喂量:饲喂次数本着少喂勤添的原则,1-15日龄喂8次/天,隔3-4小时喂一次,至少不能少于6次;16-56日龄喂3-4次/天。
    (4)限制饲养:肉仔鸡有必要进行限制饲养。一种是限量不限质,在饲养早期进行;另一种为限质不限量,即适当降低能量和蛋白水平。
    (5)饮水:肉雏出壳后能否及时饮水,在饲养过程中能否供给新鲜清洁的饮水,对肉鸡正常生长发育极为重要。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