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50岁,全口义齿修复一周。复诊主诉,恶心且进食、说话时后牙相撞,咀嚼肌疲劳。对此病人的最佳处理方案是 A.重新制作 B.基托重衬 C.自凝塑料加高咬合 D.让病人慢慢适应 E.前后牙调至适中

题目
患者,女,50岁,全口义齿修复一周。复诊主诉,恶心且进食、说话时后牙相撞,咀嚼肌疲劳。

对此病人的最佳处理方案是
A.重新制作
B.基托重衬
C.自凝塑料加高咬合
D.让病人慢慢适应
E.前后牙调至适中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女,50岁,全口义齿修复一周。复诊主诉,恶心且进食、说话时后牙相撞,咀嚼肌疲劳。”相关问题
  • 第1题:

    垂直距离恢复得过大有以下临床表现,除了:()

    A.面下部1/3距离增大

    B.上下唇张开

    C.说话和进食时出现后牙相撞声

    D.容易出现肌肉疲劳

    E.唇红部显窄


    正确答案:E

  • 第2题:

    患者,女,68岁,上下颌牙齿全部缺失,全口义齿修复,咀嚼运动的类型中,在这种情况下患者的咀嚼运动类型常为

    A.单侧咀嚼
    B.双侧同时咀嚼
    C.双侧交替咀嚼
    D.前牙咀嚼
    E.后牙咀嚼

    答案:B
    解析:
    双侧(同时性)咀嚼:这一类型的咀嚼运动,往往出现在咀嚼食物的末期,即吞咽之前。研究显示10%~20%的个体属此类型。全口义齿患者常有这种咀嚼方式。

  • 第3题:

    患者,女,50岁,全口义齿修复一周。复诊主诉,恶心且进食、说话时后牙相撞,咀嚼肌疲劳。

    进食说话时,后牙碰撞的原因是
    A.无前伸平衡
    B.垂直距离过大
    C.无正中平衡
    D.垂直距离过小
    E.基托不密合

    答案:B
    解析:

  • 第4题:

    共用题干
    患者女,70岁,无牙颌,全口义齿修复后1个月。主诉咀嚼费力,咀嚼肌易酸痛。

    最可能的原因是
    A:初戴不适应
    B:义齿固位差
    C:咬合不平衡
    D:垂直距离过高
    E:基托边缘过长

    答案:D
    解析:
    该患者义齿戴用1个月,应该不属于初戴不适应。咀嚼费力,戴用时间长咀嚼肌易酸痛最可能的原因应是垂直距离过高。义齿固位差或咬合不平衡,虽然可导致咀嚼不利,但不会出现咀嚼肌酸痛的症状。基托边缘过长可导致固位差和黏膜压痛。所以正确答案应选D。

    因为该患者属于垂直距离过高,选项中与垂直距离过高有关的选项只有义齿撞击音。选项A、C与垂直距离无关,选项D、E为垂直距离过低的表现。因此正确答案应是B。

  • 第5题:

    共用题干
    患者女,70岁,无牙颌,全口义齿修复后1个月。主诉咀嚼费力,咀嚼肌易酸痛。

    患者还可能存在的临床表现是
    A:咬舌
    B:义齿撞击音
    C:义齿上下牙中线不一致
    D:息止牙合间隙过大
    E:口角下垂

    答案:B
    解析:
    该患者义齿戴用1个月,应该不属于初戴不适应。咀嚼费力,戴用时间长咀嚼肌易酸痛最可能的原因应是垂直距离过高。义齿固位差或咬合不平衡,虽然可导致咀嚼不利,但不会出现咀嚼肌酸痛的症状。基托边缘过长可导致固位差和黏膜压痛。所以正确答案应选D。

    因为该患者属于垂直距离过高,选项中与垂直距离过高有关的选项只有义齿撞击音。选项A、C与垂直距离无关,选项D、E为垂直距离过低的表现。因此正确答案应是B。

  • 第6题:

    患者,女性,70岁,戴用全口义齿3个月。主诉咀嚼食物时义齿固位尚可,张口说话或打哈欠时义齿易脱位。若患者咀嚼时易咬颊黏膜,不必考虑的因素是()

    • A、缺牙时间太久颊部内陷
    • B、人工后牙覆盖过小
    • C、义齿颊侧基托过薄
    • D、磨牙后垫和上颌结节基托之间间隙过小
    • E、舌体肥大

    正确答案:E

  • 第7题:

    患者,60岁,男性,专业从事烟草种植,有嚼烟叶习惯,因牙齿咀嚼无力就诊。主诉全口牙齿咀嚼无力,右侧后牙咀嚼痛。检查:全口牙重度磨耗,右上第一磨牙面一裂纹,探诊敏感,咬诊不适,冷热测试正常。对于患者咀嚼无力治疗妥当的是()

    • A、充填治疗
    • B、全口义齿修复
    • C、全口牙固定桥修复
    • D、全口牙固定全冠修复
    • E、全口牙根管治疗后桩核冠修复

    正确答案:D

  • 第8题:

    患者初戴全口义齿后一周,遵医嘱来院复诊,称有恶心感和有咬唇颊现象。患者复诊时反映戴用义齿有恶心感,最常见的原因是()

    • A、后牙早接触
    • B、上颌义齿基托后缘过长
    • C、义齿固位不好
    • D、后牙排列过于靠舌侧
    • E、基托过厚

    正确答案:B

  • 第9题:

    患者,女,65岁,戴全口义齿后1个月余,复诊时自述咀嚼无力。该患者不可能存在的临床表现是()

    • A、颊唇沟加深
    • B、口角略下垂
    • C、面下1/3变短
    • D、咀嚼肌松弛
    • E、鼻唇沟变浅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单选题
    患者,女,50岁,全口义齿修复一周。复诊主诉,恶心且进食、说话时后牙相撞,咀嚼肌疲劳。造成恶心的原因,除外()
    A

    上颌义齿基托后缘过长

    B

    上颌义齿基托后缘过薄

    C

    上颌义齿基托后缘与口腔黏膜不密合

    D

    下颌义齿远中舌侧基托过厚

    E

    患者处于更年期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患者,女,65岁,戴全口义齿后1个月余,复诊时自述咀嚼无力。该患者不可能存在的临床表现是()
    A

    颊唇沟加深

    B

    口角略下垂

    C

    面下1/3变短

    D

    咀嚼肌松弛

    E

    鼻唇沟变浅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患者,男,73岁。1个月全口义齿修复,说话和进食时可出现后牙相撞声。检查见:上下唇张开、勉强闭合上下唇时,颏唇沟变浅,颏部皮肤呈皱缩状,该义齿存在的问题为()
    A

    正中关系不正确

    B

    垂直距离恢复得过大

    C

    垂直距离恢复得过小

    D

    咬合不平衡

    E

    基托变形


    正确答案: C
    解析: 垂直距离恢复得过大表现为面部下1/3距离增大,上下唇张开、勉强闭合上下唇时,颏唇沟变浅,颏部皮肤呈皱缩状,肌肉张力增加,容易出现肌肉疲劳感。可使牙槽嵴经常处于受压状态,久之可使牙槽嵴因受压而加速吸收。在说话和进食时可出现后牙相撞声,义齿容易出现脱位。

  • 第13题:

    患者初戴全口义齿后一周,遵医嘱来院复诊,称有恶心感和有咬唇颊现象。复诊时应检查以下内容,除了A、基托的伸展

    B、人工牙的形态

    C、人工后牙的排列位置

    D、基托与组织的密合度

    E、人工牙的覆盖

    患者复诊时反映戴用义齿有恶心感,最常见的原因是A、后牙早接触

    B、上颌义齿基托后缘过长

    C、义齿固位不好

    D、后牙排列过于靠舌侧

    E、基托过厚

    患者进食时发生咬唇颊现象。原因是A、义齿边缘伸展不足

    B、颌间距离过高

    C、正中关系不正确

    D、人工牙排列覆盖过小

    E、咬合过紧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B


    问题 2 答案:B


    问题 3 答案:D

  • 第14题:

    下列哪项是全口义齿垂直距离过大的表现

    A:后牙相撞声
    B:颏唇沟变深
    C:鼻唇沟变浅
    D:咀嚼时要用较大的力量
    E:两侧颞肌动度不一致

    答案:A
    解析:
    垂直距离恢复的过大表现为面部下1/3距离增大、上下唇张开、勉强闭合上下唇时颏唇沟变浅、颏部皮肤呈皱缩状、肌张力增加、容易出现肌疲劳。若制成全口义齿则义齿的高度偏大,肌张力增大可使牙槽嵴加速吸收。由于患者的息止颌间隙过小可导致患者在说话和进食时可出现后牙相撞声,常需大张口进食,义齿容易脱位。而且咀嚼效能有所下降。

  • 第15题:

    患者,女,50岁,全口义齿修复一周。复诊主诉,恶心且进食、说话时后牙相撞,咀嚼肌疲劳。

    造成恶心的原因,除外
    A.上颌义齿基托后缘过薄
    B.上颌义齿基托后缘过长
    C.下颌义齿远中舌侧基托过厚
    D.上颌义齿基托后缘与口腔黏膜不密合
    E.患者处于更年期

    答案:A
    解析:

  • 第16题:

    共用题干
    女,70岁。无牙颌,全口义齿修复后1个月。主诉咀嚼费力,咀嚼肌易酸痛。

    该患者还可能存在的临床表现是
    A、咬舌
    B、义齿撞击音
    C、义齿上下牙中线不一致
    D、息止牙合间隙过大
    E、口角下垂

    答案:B
    解析:
    题47:该患者义齿戴用1个月,应该不属于初戴不适应。咀嚼费力,戴用时间长咀嚼肌易酸痛最可能的原因应是垂直距离过高。义齿固位差或咬合不平衡,虽然可导致咀嚼不利,但不会出现咀嚼肌酸痛的症状。基托边缘过长可导致固位差和黏膜压痛。所以正确答案应选D。题48:因为该患者属于垂直距离过高,选项中与垂直距离过高有关的选项只有义齿撞击音。选项A、C与垂直距离无关,选项D、E为垂直距离过低的表现。因此正确答案应是B。

  • 第17题:

    患者初戴全口义齿后一周,遵医嘱来院复诊,称有恶心感和有咬唇颊现象。患者进食时发生咬唇颊现象。原因是()

    • A、义齿边缘伸展不足
    • B、颌间距离过高
    • C、正中关系不正确
    • D、人工牙排列覆盖过小
    • E、咬合过紧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患者,女,68岁,上下颌牙齿全部缺失,全口义齿修复,咀嚼运动的类型中,在这种情况下患者的咀嚼运动类型常为()

    • A、单侧咀嚼
    • B、双侧同时咀嚼
    • C、双侧交替咀嚼
    • D、前牙咀嚼
    • E、后牙咀嚼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女,70岁。无牙颌,全口义齿修复后1个月。主诉咀嚼费力,咀嚼肌易酸痛。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初戴不适应
    • B、义齿固位差
    • C、咬合不平衡
    • D、垂直距离过高
    • E、基托边缘过长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患者初戴全口义齿后一周,遵医嘱来院复诊,称有恶心感和有咬唇颊现象。复诊时应检查以下内容,除了()

    • A、基托的伸展
    • B、人工牙的形态
    • C、人工后牙的排列位置
    • D、基托与组织的密合度
    • E、人工牙的覆盖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单选题
    女性,70岁。初戴全口义齿,主诉咀嚼费力,黏膜压痛且位置不确定,每天戴用时间越长症状越明显、且面部肌肉疲劳、进食时可出现后牙相撞声。最可能的原因是()
    A

    初戴不适应

    B

    咬合不平衡

    C

    义齿固位差

    D

    义齿垂直距离过高

    E

    基托压迫骨突黏膜


    正确答案: A
    解析: 垂直距离恢复得过大表现为面部下1/3距离增大,上下唇张开、勉强闭合上下唇时,颏唇沟变浅,颏部皮肤呈皱缩状,肌肉张力增加,容易出现肌肉疲劳感。可使牙槽嵴经常处于受压状态,久之可使牙槽嵴因受压而加速吸收。在说话和进食时可出现后牙相撞声,义齿容易出现脱位。

  • 第22题:

    单选题
    患者,女,68岁,上下颌牙齿全部缺失,全口义齿修复,咀嚼运动的类型中,在这种情况下患者的咀嚼运动类型常为()
    A

    单侧咀嚼

    B

    双侧同时咀嚼

    C

    双侧交替咀嚼

    D

    前牙咀嚼

    E

    后牙咀嚼


    正确答案: B
    解析: 双侧(同时性)咀嚼:这一类型的咀嚼运动,往往出现在咀嚼食物的末期,即吞咽之前。研究显示10%~20%的个体属此类型。全口义齿患者常有这种咀嚼方式。

  • 第23题:

    单选题
    患者,男,78岁,无牙颌,一周前行全口义齿修复。复诊主诉:大张口、进食,说话时义齿碰撞脱落,查患者表情自然,颌位关系正常,造成此症状的最可能的原因为()。
    A

    垂直距离过小

    B

    基托不密合

    C

    非正中关系位

    D

    垂直距离过大

    E

    上颌结节颊侧基托过厚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