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关于骨髓穿刺的说法有误的是
A、骨髓穿刺的部位主要有髂后上棘、髂前上棘、胸骨
B、骨髓液涂片常用的染色方法为瑞氏染色
C、涂片宜薄,以免细胞重叠、挤压发生变化
D、骨髓象检查可用来诊断血友病
E、骨髓象检查可用来诊断白血病
第2题:
关于骨髓穿刺,错误的是
A、骨髓穿刺以髂骨前、后上棘最常用
B、穿刺时,抽取骨髓液仅需2~3ml
C、一个穿刺部位吸取骨髓液过多,会使骨髓稀释
D、初诊患者应治疗前穿刺
E、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第3题:
关于骨髓纤维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脾大
B.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也可Ph染色体阳性
C.末梢血可出现幼gry粒细胞。
D.早期WBC增多
E.骨髓穿刺常见干抽
第4题:
第5题:
关于丑的特征描述,说法有误的是()。
第6题:
骨髓穿刺部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第7题:
关于骨髓纤维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8题:
为避免意外,穿刺胸骨深度应<0.5cm
为增加穿刺成功率,穿刺髂前上棘进针深度2cm
骨髓象检查为保证足够标本量,抽吸骨髓量应每次>2ml/次
胸骨骨髓活检进针深度不超过2cm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第9题:
骨髓穿刺的部位主要有髂后上棘、髂前上棘、胸骨
骨髓液涂片常用的染色方法为瑞氏染色
涂片宜薄,以免细胞重叠、挤压发生变化
骨髓象检查可用来诊断血友病
骨髓象检查可用来诊断白血病
第10题:
是造血器官
是中枢免疫器官
T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
体液免疫应答发生场所
NK细胞成熟的场所
第11题:
髂骨后上棘为临床上首选的穿刺部位
因胸骨骨髓液丰富,临床上胸骨穿刺最常用
2~3岁以下的婴幼儿可选取胫骨头内侧穿刺
取材部位不同,骨髓检查结果可能也不同
定位穿刺临床上常用于骨髓转移癌、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
第12题:
抽出骨髓的瞬间有特殊感觉
镜下见到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
有髓粒和脂肪滴
干抽时建议做骨髓活检
镜下可见尼曼-匹克细胞
第13题:
关于骨髓穿刺,下列说法哪项错误
A、骨髓穿刺以髂骨前、后上棘最常用
B、穿刺时,抽取骨髓液仅需2~3ml
C、一个穿刺部位吸取骨髓液过多,会使骨髓稀释
D、初诊病人治疗前穿刺
E、严格无菌操作
第14题:
下列关于骨髓穿刺术的部位选择说法中,正确的是
A、腰椎棘突处,一般取第4、5腰椎棘突为穿刺点
B、髂前上棘后1~2cm处,此处虽易于固定,便于穿刺,但有伤及内脏危险
C、由于髂后上棘处骨质皮厚,所以不便刺入
D、虽然胸骨较薄,但其内骨髓含量丰富,当其他部位穿刺失败时,仍需做胸骨穿刺
E、胸骨穿刺点为胸骨柄、胸骨体,相当于第2、3肋间隙的部位
第15题:
关于小儿股静脉穿刺点,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 )
第16题:
关于骨髓的描述,下列哪项有误()
A是造血器官
B是中枢免疫器官
CT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
D体液免疫应答发生场所
ENK细胞成熟的场所
第17题:
关于骨髓穿刺部位,以下哪种说法错误()
第18题:
关于山墙搁檩的优缺点说法,有误的是()。
第19题:
下列关于溢流阀的说法有误的是()。
第20题:
2~3岁以下的婴幼儿可选取胫骨穿刺
髂骨后上棘为临床上首选的穿刺部位
取材部位不同,骨髓检查结果可能也不同
因胸骨骨髓液丰富,临床胸骨穿刺最常用
定位穿刺临床上常用于骨髓转移癌、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
第21题:
抽出骨髓的瞬间有特殊感觉
镜下见到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
有髓粒和脂肪滴
干抽时建议做骨髓活检
镜下可见尼曼-匹克细胞
第22题:
多见于儿童
以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多见
局部脓肿穿刺脓液做细菌培养
致病菌最多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以上都正确
第23题:
脾大
早期WBC增多
末梢血可出现幼红/粒细胞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也可Ph染色体阳性
骨髓穿刺常常干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