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46岁,右侧面部间断疼痛三个月,加重1周入院。患者于三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上下颌部疼痛,疼痛呈刀割样,每次发作时均感面部有抽搐感,口角偏向右侧,该患者的临床特点即 A、神经性抽搐 B、疼痛扳机点 C、贝尔征 D、痛性抽搐 E、Ramsay-Hunt综合征

题目
患者,女性,46岁,右侧面部间断疼痛三个月,加重1周入院。患者于三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上下颌部疼痛,疼痛呈刀割样,每次发作时均感面部有抽搐感,口角偏向右侧,该患者的临床特点即

A、神经性抽搐
B、疼痛扳机点
C、贝尔征
D、痛性抽搐
E、Ramsay-Hunt综合征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D
解析:
痛性抽搐是三叉神经的一项临床表现,往往出现在比较严重的病例中,主要表现为因剧烈疼痛而出现面肌反射性抽搐,口角偏向患侧。
更多“患者,女性,46岁,右侧面部间断疼痛三个月,加重1周入院。患者于三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上下颌部疼痛,疼痛呈刀割样,每次发作时均感面部有抽搐感,口角偏向右侧,该患者的临床特点即 ”相关问题
  • 第1题:

    女性患者,70岁,3年来出现发作性右侧面颊部烧灼样疼痛,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数十秒,发作间期如常人()


      正确答案:A

    • 第2题:

      女性,59岁。因发作性面部剧烈疼痛而来门诊求治。疼痛从右侧口角开始,扩散至右面颊部,呈刀割样或撕裂样,爆发性发作,每次发作数秒钟,并常为说话、刷牙或咀嚼所触发疼痛部位的神经支配区是()

      • A、三叉神经眼支
      • B、三叉神经上颌支
      • C、三叉神经下颌支
      • D、舌咽神经
      • E、以上均不是

      正确答案:B

    • 第3题:

      患者,女,52岁,反复左侧颜面部疼痛3年,疼痛呈抽搐性,间歇发作,此次再发加重。呈持续性,间歇加重,抽搐性、刀割样,自觉左耳有耳鸣。查见:疼痛左颜面、颧部、耳颞区、下颌、口角均有触诱发痛。 MRI所见:左侧是桥脑角占位,境界清楚,加强相见高信号,请提出诊断,并给出治疗方法?


      正确答案: 诊断:左侧桥脑角肿瘤(神经鞘膜瘤),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方法:手术治疗。

    • 第4题:

      患者,女,46岁,4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颜面部上颌区间歇性抽搐样疼痛,疼痛持续约5秒,发作间隔约1分钟,伴流泪。洗脸、吃饭、说话、刷牙、吹风时可诱发出疼痛,影响睡眠。查体:右侧上颌区皮肤感觉过敏,按压眶下孔处可诱发出上颌区疼痛。 最可能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诊断:三叉神经痛。治疗原则:1)药物治疗①卡马西平,②苯妥英钠,③加巴喷丁;2)三叉神经阻滞疗法①眶上神经阻滞,②眶下神经阻滞,③上颌神经阻滞,④颏神经阻滞,⑤下颌神经阻滞,⑥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阻滞;3)射频热凝术;4)伽玛刀治疗;5)外科治疗。

    • 第5题:

      59岁女性患者,因面部剧烈疼痛而来门诊求治。疼痛从右侧口角开始,放射至右外眦部,呈刀割样或撕裂样,呈爆发性,每次发作数秒钟,并常为说话,刷牙或咀嚼所触发最可能的诊断是()

      • A、群集性头痛
      • B、上颌窦炎
      • C、普通偏头痛
      • D、三叉神经痛
      • E、舌咽神经痛

      正确答案:D

    • 第6题:

      问答题
      患者,男,58岁 。主诉:右侧眶下区阵发性剧烈疼痛1年余 。现病史: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右侧眶下区阵发性剧烈疼痛 。持续时间十几分钟,星针刺样跳痛,洗脸吃饭时疼痛加重 。曾口服卡马西平效果欠佳 。既往无精神低落、情绪异常等精神病病史 。检查:口腔颌面部对称,面部皮肤色泽、弹性良好,无破损,右侧眶下区可触及疼痛"扳机点" 。发作时患者不敢言语及张闭口 。辅助检查:右侧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后,疼痛停止,1小时内不发作 。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女性,59岁。因发作性面部剧烈疼痛而来门诊求治。疼痛从右侧口角开始,扩散至右面颊部,呈刀割样或撕裂样,爆发性发作,每次发作数秒钟,并常为说话、刷牙或咀嚼所触发疼痛部位的神经支配区是().
      A

      三叉神经眼支

      B

      三叉神经上颌支

      C

      三叉神经下颌支

      D

      舌咽神经

      E

      以上均不是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患者,女,62岁 。主诉:右侧面部阵发性疼痛3年余,加重10天 。现病史: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右侧面部阵发性疼痛,以面中下部为重 。疼痛呈间断性、针刺样,每次持续3~5分钟,经药物治疗10余天后症状消失 。此后反复发作 。10天前发作,疼痛加重,发作频繁 。洗脸吃饭时疼痛加重 。既往无精神病病史 。检查:口腔颌面部对称,面部皮肤色泽、弹性良好,无破损,面下1/3可及"扳机点" 。发作时患者呈持续开口状,不敢言语及张闭口 。辅助检查:右侧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后右面部疼痛消失,1小时内不发作 。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59岁女性患者,因面部剧烈疼痛而来门诊求治。疼痛从右侧口角开始,放射至右外眦部,呈刀割样或撕裂样,呈爆发性,每次发作数秒钟,并常为说话,刷牙或咀嚼所触发此种疼痛形式也可见于()
      A

      多发性硬化

      B

      小脑桥脑角部脑膜瘤

      C

      颅后窝动脉瘤

      D

      听神经瘤

      E

      所有上述疾病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女性,59岁,因面部剧烈疼痛而来门诊就治,疼痛从右侧口角开始,放射至右外眦部,呈刀割样或撕裂样,暴发性,每次发作数秒钟,并常在说话,刷牙或咀嚼时触发。此种疼痛形式偶可出现于(  )。
      A

      多发性硬化

      B

      小脑桥脑角部脑膜瘤

      C

      颅后窝动脉瘤

      D

      神经瘤

      E

      所有上述疾病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患者,女,46岁,4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颜面部上颌区间歇性抽搐样疼痛,疼痛持续约5秒,发作间隔约1分钟,伴流泪。洗脸、吃饭、说话、刷牙、吹风时可诱发出疼痛,影响睡眠。查体:右侧上颌区皮肤感觉过敏,按压眶下孔处可诱发出上颌区疼痛。 最可能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诊断:三叉神经痛。治疗原则:1)药物治疗①卡马西平,②苯妥英钠,③加巴喷丁;2)三叉神经阻滞疗法①眶上神经阻滞,②眶下神经阻滞,③上颌神经阻滞,④颏神经阻滞,⑤下颌神经阻滞,⑥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阻滞;3)射频热凝术;4)伽玛刀治疗;5)外科治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59岁女性患者,因面部剧烈疼痛而来门诊求治。疼痛从右侧口角开始,放射至右外眦部,呈刀割样或撕裂样,呈爆发性,每次发作数秒钟,并常为说话,刷牙或咀嚼所触发疼痛局限的神经支配区是()

      • A、三叉神经眼支
      • B、三叉神经上颌支
      • C、三叉神经下颌支
      • D、舌咽神经
      • E、以上均不是

      正确答案:E

    • 第13题:

      女性,59岁。因发作性面部剧烈疼痛而来门诊求治。疼痛从右侧口角开始,扩散至右面颊部,呈刀割样或撕裂样,爆发性发作,每次发作数秒钟,并常为说话、刷牙或咀嚼所触发此种疼痛形式偶可见于下列疾病,除外()

      • A、多发性硬化
      • B、小脑脑桥角部脑膜瘤
      • C、颅底动脉瘤
      • D、听神经瘤
      • E、重症肌无力眼肌型

      正确答案:E

    • 第14题:

      女性,56岁,间断突发右侧面部闪电样锐痛1个月,疼痛多位于右侧上唇、鼻翼、口角、颊黏膜处,常于进食、洗脸、刷牙时发作,每次持续1~2分钟,发作间期无症状,每日发作1~2次。必须要进行的检查是()

      • A、眼底检查
      • B、头颅CT或MRI
      • C、视力、视野检查
      • D、脑血管造影
      • E、耳鼻喉科会诊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患者女,35岁,因“右侧面部阵发性剧烈疼痛2天”来诊。患者2天前突感右侧面部剧烈疼痛,时发时止,上、下颌处疼痛较明显。患者平素心烦易怒,胃脘部不适,口干,大便秘结。刻下:右侧面痛,面红,舌红,苔黄,脉细数。首选的检查是()

      • A、扁桃体检查
      • B、面部感觉,角膜反射及听力检查
      • C、颞颌关节活动检查
      • D、X线片
      • E、CT
      • F、放射性核素闪烁法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单选题
      患者,女,45岁。16年前,无诱因突然出现左侧面部阵发性、闪电样疼痛,疼痛如刀割,持续十几秒后缓解。近年发作逐渐频繁,l天前因持续发作疼痛不止入院。针对该患者的疼痛护理,以下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

      观察患者疼痛部位、性质

      B

      要求患者尽量忍受疼痛

      C

      与患者交谈,了解疼痛发作的诱因

      D

      遵医嘱用止痛药

      E

      听音乐转移患者注意力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7题:

      单选题
      59岁女性患者,因面部剧烈疼痛而来门诊求治。疼痛从右侧口角开始,放射至右外眦部,呈刀割样或撕裂样,呈爆发性,每次发作数秒钟,并常为说话,刷牙或咀嚼所触发疼痛局限的神经支配区是()
      A

      三叉神经眼支

      B

      三叉神经上颌支

      C

      三叉神经下颌支

      D

      舌咽神经

      E

      以上均不是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单选题
      59岁女性患者,因面部剧烈疼痛而来门诊求治。疼痛从右侧口角开始,放射至右外眦部,呈刀割样或撕裂样,呈爆发性,每次发作数秒钟,并常为说话,刷牙或咀嚼所触发最可能的诊断是()
      A

      群集性头痛

      B

      上颌窦炎

      C

      普通偏头痛

      D

      三叉神经痛

      E

      舌咽神经痛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多选题
      患者女,35岁,因“右侧面部阵发性剧烈疼痛2天”来诊。患者2天前突感右侧面部剧烈疼痛,时发时止,上、下颌处疼痛较明显。患者平素心烦易怒,胃脘部不适,口干,大便秘结。刻下:右侧面痛,面红,舌红,苔黄,脉细数。患者还需要做的进一步检查有()
      A

      CT血管成像(CTA.

      B

      B.脑血管造影(DS

      C

      C.MR血管成像(MR

      D

      颅脑MRI

      E

      E.经颅多普勒超声(TC

      F

      血生化检测


      正确答案: C,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患者,男,58岁。主诉:右侧眶下区阵发性剧烈疼痛1年余。现病史: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右侧眶下区阵发性剧烈疼痛。持续时间十几分钟,星针刺样跳痛,洗脸吃饭时疼痛加重。曾口服卡马西平效果欠佳。既往无精神低落、情绪异常等精神病病史。检查:口腔颌面部对称,面部皮肤色泽、弹性良好,无破损,右侧眶下区可触及疼痛"扳机点"。发作时患者不敢言语及张闭口。辅助检查:右侧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后,疼痛停止,1小时内不发作。(病例题)

      正确答案: 1.诊断
      右侧眶下神经痛。
      2.诊断依据
      (1)病史右侧眶下区阵发性剧烈疼痛1年余。
      (2)检查右侧眶下区可触及疼痛"扳机点"。行右侧眶下神经定分支检查,疼痛停止,1小时内不发作。
      3.鉴别诊断
      (1)非典型面部痛疼痛不局限于某一感觉神经支配区内,疼痛范围广泛、深在,无"扳机点"存在,常伴有明显自主神经症状。
      (2)鼻窦炎鼻窦炎多在流感后发生。疼痛呈持续性,不如三叉神经痛剧烈。疼痛持续时间长,局部皮肤可有炎症表现。X线表现见病变鼻旁窦窦腔密度增高,呈普遍性模糊阴影,有时可见液平面。抗生素治疗有效。
      4.治疗计划
      (1)行右侧眶下神经撕脱术,在口腔前庭沟做切口。
      (2)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保持口腔清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女性患者,53岁,无业,4月前无明显诱因地出现右侧颜面部上颌区间歇性抽搐样疼痛,间隔时间为1分钟左右,持续时间为5秒左右,伴有流泪,洗脸、吃饭、说话、刷牙、吹风时能诱发疼痛。查体:右侧上颌区皮肤感觉过敏,按压眶下孔处可诱发出上颌区疼痛。请回答下列问题:说出其诊断?常规治疗原则?主要护理诊断?

      正确答案: 1)诊断:右三叉神经痛(Ⅱ支)。
      治疗:①药物治疗:首选卡马西平;②神经阻滞治疗:右三叉神经Ⅱ支和右三叉神经半月节阻滞;③右三叉神经第Ⅱ支射频热凝术;④外科手术:顽固性三叉神经痛,经上述治疗无效,可考虑外科手术。
      主要护理诊断:①疼痛;②精神困扰;③语言沟通障碍;④营养失调;⑤睡眠形态紊乱。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