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劳动者是否发生职业性疾患,主要取决于
A.接触的浓度(强度)和时间
B.接触机会
C.接触方式
D.人体的健康状况
E.有害因素种类
第2题:
构成职业性有害因素致病模式的三个因素是
A.劳动者、有害因素、作用条件
B.劳动者、生产性毒物、作用条件
C.劳动者、有害因素、作用强度
D.劳动者、生产性毒物、作用强度
E.劳动者、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条件
第3题:
不符合工作有关疾病概念含义的是
A.职业性有害因素只是该疾病的发病因素之
B.职业性有害因素是疾病的促发因素
C.不包括法定职业病
D.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强度就可降低发病率
E.消除职业性有害因素就可避免发病
第4题: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所直接引起的疾病称为( )
第5题:
接触比值是指:工作场所劳动者接触某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实际测量值与相应职业接触限值的比值。
第6题:
构成职业性有害因素致病模式的3个因素是()
第7题:
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劳动者是否发生职业性疾患主要取决于()
第8题:
不属于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条件的是()
第9题:
消除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机会
减少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机会
降低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强度
经常性卫生监督的需要
以上都不是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劳动者、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条件
易感者、病原、作用途径
易感者、接触机会、接触强度
接触方式、劳动者、有害因素种类
以上都不是
第12题:
降低或减少劳动者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水平
通过健康监护,早期发现职业损害
对职业病患者及时诊断和处理
建立和健全领导机构
建立和健全职防组织
第13题:
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劳动者是否发生职业性疾患主要取决于
A.接触浓度(强度)和时间
B.接触机会
C.接触方式
D.接触浓度(强度)
E.每次接触量
第14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5题:
构成职业性有害因素致病模式的三个因素是
A.劳动者、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条件
B.易感者、病原、作用途径
C.易感者、接触机会、接触强度
D.接触方式、劳动者、有害因素种类
E.以上都不是
第16题:
第17题:
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人员使用个体防护用品的主要目的是().
第18题:
构成职业性有害因素致病模式的三个因素是()
第19题:
劳动者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一定就会发生职业危害。
第20题:
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人员使用个体防护用品的主要目的是()
第21题:
劳动者、有害因素、作用条件
劳动者、生产性毒物、作用条件
劳动者、有害因素、作用强度
劳动者、生产性毒物、作用强度
劳动者、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条件
第22题:
职业性有害因素种类
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机会
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方式
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时间
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浓度
第23题:
卫生标准
安全范围
有害因素
健康标准
第24题:
消除职业性有害因素
减少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机会
降低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强度
以上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