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在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高凝期应及时使用
A.肝素
B.止血芳酸
C.6一氨基己酸
D.鱼精蛋白
E.维生素K
第2题:
下列符合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消耗性低凝期特点的是( )
A.静脉注射拔针后易出St
B.出血时间缩短
C.易形成血栓
D.纤维蛋白原增多
E.凝血时间缩短
第3题: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人在消耗性低凝期应输( )
A.新鲜全血
B.T PLT计数 APTT PT 纤维蛋白原定量
C.浓缩红细胞
D.少白细胞红细胞
E.洗涤红细胞
第4题:
DIC患者在消耗性低凝期应输入
A.新鲜全血
B.新鲜血浆
C.浓缩红细胞
D.血小板
E.洗涤红细胞
第5题: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哪三期
第6题: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症的高凝期可选用()
第7题: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在消耗性低凝期应输()
第8题:
凝血酶消耗过多
促凝物质产生过多
凝血酶产生过多
纤维蛋白溶解增多
血小板消耗增多
第9题:
新鲜全血
一般贮存全血
浓缩红细胞
少白细胞红细胞
洗涤红细胞
第10题:
有高凝状态
小血管中广泛血栓形成
有消耗性低凝状态
有原发性纤溶存在
有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第11题:
早期
中期
晚期
消耗性低凝期
第12题:
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大致分为使血管内皮广泛损伤的因素和使组织损伤的因素两类
引起血管内皮损伤的因素最常见的是败血症、内毒素血症等严重感染性疾病
引起组织损伤的因素最常见的是低血压、休克等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期,即高凝血期、消耗性低凝血期、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亢进期
羊水栓塞、胎盘早剥等可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使血液处于高凝血状态
第13题: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在消耗性低凝期应输
A.新鲜全血
B.一般贮存全血
C.浓缩红细胞
D.少白细胞红细胞
E.洗涤红细胞
第14题: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人在消耗性低凝期应输
A.新鲜全血
B.一般贮存全血
C.浓缩红细胞
D.少白细胞红细胞
E.洗涤红细胞
第15题: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在消耗性低凝期应输入的血制品是
A、新鲜全血
B、冰冻全血
C、浓缩红细胞
D、少白细胞红细胞
E、洗涤红细胞
第16题:
第17题:
DIC患者在消耗性低凝期应输入()
第18题: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高凝状态时,()时间缩短。
第19题: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人在消耗性低凝期应输()
第20题:
新鲜全血
一般贮存全血
浓缩红细胞
少白细胞红细胞
洗涤红细胞
第21题:
第22题:
新鲜全血
新鲜血浆
浓缩红细胞
血小板
洗涤红细胞
第23题:
高凝期
消耗性低凝期
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缓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