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釉细胞瘤:多发生于青壮年,以下颌骨体及下颌骨角部为常见。生长缓慢,初期无自觉症状;逐渐发展可使颌骨膨大,造成畸形,左右面部不对称。如肿瘤侵犯牙槽突时,可使牙松动、移位或脱落;肿瘤继续增大时,使颌骨外板变薄,或甚至吸收,这时肿瘤可以侵入软组织内。由于肿瘤的侵犯,可以影响下颌骨的运度,甚至可能发生吞咽、咀嚼和呼吸障碍。肿瘤表面常见有被对

牙造成的压迹,如果咀嚼时发生溃疡,可能造成继发性感染而化脓、溃烂、疼痛。当肿瘤压迫下牙槽神经时,患侧下唇及颊部可能感觉麻木不适。如肿瘤发展很大,骨质破坏较多,还可能发生病理性骨折。根据病史、临床表现、X线特点,可作出初步诊断。典型成釉细胞瘤的X线表现:早期呈蜂房状,以后形成多房性囊肿样阴影,单房比较少。成釉细胞瘤因为多房性及有一定程度的局部浸润性,故囊壁边缘常不整齐、呈半月形切迹。在囊内的牙根尖可有不同吸收现象。所列出的表现除了X线片可见钙化灶以外,都是颌骨成釉细胞瘤的特征性表现。且除了根尖周囊肿衬里上皮以外,都可能是成釉细胞瘤的组织来源。牙源性腺样瘤X线表现为单囊低密度影,边缘光滑。病变内有未萌出牙,以尖牙多见,瘤内可见数量不等的粟粒状钙化。牙源性钙化囊性瘤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单房透射影,肿瘤内可见大小不等的钙化点或钙化团块。牙骨质结构不良又称假性牙骨质瘤。影像学表现分为三期病变:早期病变X线片表现为低密度透射区,多数为小圆形或类圆形,边缘不整齐,骨硬板及牙周膜间隙消失。单个牙病变与慢性根尖周炎相似,但患牙活力存在。第二期病变X线表现为病变区有高密度的点状或小片状钙化影。第三期病变X线表现为根尖区呈团状、体积增大的钙化影像。骨化纤维瘤X线片多以高低密度混合表现为主,部分病变以低密度变化为主;病变中有不同程度钙化或骨化影,表现为点状或斑片状。肿瘤和周围正常组织之间分界清晰。下颌骨下缘密质骨可有膨胀,但完整性存在;上颌骨者可占据整个上颌窦,窦壁有膨胀改变。根据题目叙述可以分析此病为成釉细胞瘤,关于成釉细胞瘤的组织来源认为由釉质器(答案A)或牙板上皮(答案B)发生而来,也有人认为由牙周膜内上皮剩余(答案C)或由口腔黏膜基底细胞发生,也有人认为由始基或含牙囊肿转变而来,发生于颌骨外的成釉细胞瘤可能由口腔黏膜基底细胞(答案D)或上皮异位发展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