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26岁,农民工,因“发热、头痛1 d”来诊。查体:T 39.1 ℃;意识清楚,精神不佳,颈强直明显;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软无压痛;凯尔尼格征(+)。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偏头痛B、急性上呼吸道感染C、急性细菌性脑膜炎D、急性脑血管病E、颅内占位性病变最有助于诊断的检查是A、血常规B、血培养C、脑脊液检查D、脑电图E、颅脑CT首选的治疗是A、镇痛药B、经验性抗感染C、补液D、退热E、活血通络

题目

患者男,26岁,农民工,因“发热、头痛1 d”来诊。查体:T 39.1 ℃;意识清楚,精神不佳,颈强直明显;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软无压痛;凯尔尼格征(+)。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偏头痛

B、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C、急性细菌性脑膜炎

D、急性脑血管病

E、颅内占位性病变

最有助于诊断的检查是A、血常规

B、血培养

C、脑脊液检查

D、脑电图

E、颅脑CT

首选的治疗是A、镇痛药

B、经验性抗感染

C、补液

D、退热

E、活血通络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男,26岁,农民工,因“发热、头痛1 d”来诊。查体:T 39.1 ℃;意识清楚,精神不佳,颈强直明显;心、肺未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男,7岁。因发热,头痛半日来急诊,来诊前曾呕吐数次,为胃内容物。青霉素过敏(曾于用药后出现皮疹)。查体:T 39.6℃,胸腹及四肢皮肤可见大小不等的淤点,颈抵抗(±),克氏征(-)。该患者治疗宜首选

    A.氯霉素

    B.红霉素

    C.头孢曲松

    D.环丙沙星

    E.磺胺嘧啶


    正确答案:A

  • 第2题:

    患儿女,5岁,幼托儿童,因“发热1d,皮疹5h”来诊。患儿1d前出现发热,稍咳,自述咽痛,吞咽时加重,服用感冒冲剂、退热药等;次日发热不退,头痛,不愿进食,面红,发现皮疹。查体:T38.5℃;意识清楚,状态尚好;结膜无充血,咽部充血明显,双侧扁桃体肿大,表面有黄白色脓性分泌物;周身皮肤充血潮红,布满密集的针尖大充血性丘疹,分布均匀;心、肺、腹未见异常。治疗应首选()

    A青霉素

    B磺胺类抗生素

    C庆大霉素

    D泼尼松

    E利巴韦林(病毒唑)

    F扁桃体切除

    G红霉素


    A

  • 第3题:

    患者女,36岁,因“发热、头痛6d,伴皮疹1d”于10月17日来诊。6d前开始发热,体温达40℃,伴头痛及咽部不适;在单位医院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疗2d,效果不佳;1d前发现皮疹,无明显瘙痒。查体:T39.6℃,BP80/50mmHg;意识清楚,精神极差,急性发热病容,充血外貌;躯干、四肢可见散在的充血性斑丘疹,球结膜充血;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此时的治疗包括()(提示:患者体温持续39.0~40.0℃,剧烈头痛,全身斑丘疹增多,一般状况差,血压(75~80)/(50~55)mmHg。)

    A物理降温

    B补足液量及热量

    C给予四环素

    D给予多西环素

    E给予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F给予磺胺类抗生素

    G镇痛、镇静


    A,B,C,D,E,G

  • 第4题:

    患者女,36岁,因“发热、头痛20+d,呕吐、双下肢麻木2d”来诊。发热(体温不详)伴有寒战,头痛呈刺跳痛,前额明显,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食物残渣。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T40.2℃,P110次/min,R、BP正常;慢性病容,消瘦;轻度颈强直;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射存在;心、肺无明显异常;腹部稍凹陷,全腹轻压痛;浅反射及腹壁反射存在,浅感觉存在。应采取的进一步治疗是()

    A保肝降酶药

    B退黄药

    C抗纤维化药

    D免疫调节治疗

    E调整抗结核药

    F停用抗结核药

    G助消化治疗


    A,E,G

  • 第5题:

    患者男,28岁,因“夜间醒来四肢不能自主活动”来诊。语言、呼吸无障碍。查体:T 36.5 ℃,P 112次/min,R 20次/min,BP 120/70 mmHg;意识清楚;甲状腺Ⅰ度肿大,未闻及血管杂音,无震颤;心、肺、腹均(-);四肢腱反射未引出,肌力Ⅰ级。 最有效的治疗是()

    A抗甲状腺药物+KCl

    B抗病毒

    C葡萄糖+钾剂

    D安体舒通+钙剂

    E抗甲状腺药物+钙剂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