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患儿,女,5岁,因患肾炎继发肾功能衰竭住院三年,一直做肾透析,等候肾移植。经医生与患儿进行伦理分析,并分析患儿父亲的做法是否符合义务论与效果论的要求。
1.某身负盈亏的集体工厂职工张某,男,34岁。因慢性肾炎、尿毒症需要肾移植,但住院押金要交6万元。该厂累计亏损100万元,每月工厂支付职工70%的工资,难以支付6万元的押金,而且病人的家庭生活也比较困难。因此,让不让病人做肾移植厂长很是为难。在这种情况下,医务人员怎么做最佳A.让患者自己找肾源,等找到时在做肾移植B.应从公益论出发,不为患者做肾移植C.先做肾透析,等筹到钱时再做肾移植D.应为患者做肾移植,这符合医学人道主义的要求E.从医院的经济效益出发,等患者何时筹到钱何时给患者做肾移植
2.一对农村夫妇抱着白喉病患儿来院求治,患儿因呼吸困难,医生决定马上做气管切开,但患儿父母坚决不同意。这时患儿呼吸困难,面部紫绀,生命垂危。医生反复解释劝导,患儿父母拒绝手术签字,不同意气管切开。急诊医生看到患儿病情危急,毅然将患儿抱到手术室,患儿父母不顾一切追到手术室。在这关键时刻,急诊医生以特有的权威劝服了患儿父母,并实施手术。患儿得救,患儿父母给医生下跪致谢。 请对此案例进行伦理分析。
3.一位5岁女孩患肾炎继发肾功能衰竭住院三年,一直做肾透析,等候肾移植。经父母商讨,同意家人进行活体移植。经检查:其母因组织类型不符被排除,其弟年纪小也不适宜,其父中年、组织类型符合。医生与其父商量用为供者,但其父经一番思考决定不做供者,并恳请医生告诉他的家人他不适合作供者,因他怕家人指责他对子女没有感情。有人认为女孩的生命质量已很低,即便移植成功生命质量也难以保障,从效用上未必有价值。再者,其父是中年人,还有扶养另一子女的责任,正是干事业的最佳年龄,他不做供体也是有理由的。此观点基于A.生命神圣论B.后果论C.义务论D.美德论E.价值论
4.患儿女性,10岁,因患急性肾炎住院。患儿躁、头痛,并有一过性失明,血压170/120mmHg,每日尿量400ml。导致该症状的最可能原因是A.严重循环充血B.化脓性脑膜炎C.高血压脑病D.肾功能衰竭E.代谢性酸中毒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