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1岁。生后4月发现智力发育落后,尿有鼠尿臭味,毛发及皮肤颜色浅,7月开始出现癫痫小发作,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典型的PKU,给予低苯丙氨酸饮食,每天允许苯丙氨酸的摄入量为A.5~10mg/kgB.10~20mg/kgC.20~30mg/kgD.30~50mg/kgE.50~70mg/kg

题目

患儿,男,1岁。生后4月发现智力发育落后,尿有鼠尿臭味,毛发及皮肤颜色浅,7月开始出现癫痫小发作,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典型的PKU,给予低苯丙氨酸饮食,每天允许苯丙氨酸的摄入量为

A.5~10mg/kg

B.10~20mg/kg

C.20~30mg/kg

D.30~50mg/kg

E.50~70mg/kg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低苯丙氨酸饮食主要适用于典型PKU,3~6个月小儿苯丙氨酸的需要量约为40mg/kg,故选D。
更多“患儿,男,1岁。生后4月发现智力发育落后,尿有鼠尿臭味,毛发及皮肤颜色浅,7月开始出现癫痫小发作,实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儿,1岁。生后4个月发现智力发育落后,尿有鼠尿臭味,毛发及皮肤颜色浅,7月开始出现癫痫小发作。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典型的PKU,给予低苯丙氨酸饮食。该患儿每天允许摄入苯丙氨酸的量为

    A、5~10mg/kg

    B、10~20mg/kg

    C、20~30mg/kg

    D、30~50mg/kg

    E、50~70mg/kg


    参考答案:D

  • 第2题:

    9个月患儿,生后6个月起进食后经常呕吐,皮肤湿疹,智力及体格发育渐落后于同龄儿,喜睡,有癫痫小发作,尿有鼠尿臭味,毛发及虹膜颜色浅,皮肤白,尿三氯化铁试验阳性。

    最可能的诊断为

    A、苯丙酮尿症
    B、呆小病
    C、癫痫
    D、先天愚型
    E、组胺酸血症

    答案:A
    解析:
    X线显示骨质疏松、局限性骨破坏,股骨远端膨大,犹如烧瓶样,有些合并股骨颈骨折或脊柱压缩性骨折。

  • 第3题:

    男孩,3岁。生后4个月见表情呆滞,易激惹,不能抬头,伴有惊厥,每日约10余次。2岁开始出现呕吐,喂养困难。现见小儿智能明显落后,毛发棕黄色,皮肤嫩,尿为鼠臭味,尿三氯化铁试验出现绿色,血清T、T、TSH测定在正常范围。

    苯丙酮尿症的临床特点不包括
    A.毛发、皮肤色泽变浅
    B.智力发育落后
    C.惊厥
    D.尿和汗液有鼠尿臭味
    E.有特殊的皮纹

    答案:E
    解析:
    苯丙酮酸尿症根据智能落后,头发由黑变黄,特殊体貌,尿三氯化铁试验可确诊。本病发病机制由于患儿肝脏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活性,导致苯丙氨酸浓度增高。

  • 第4题:

    9个月患儿,生后6个月起进食后经常呕吐,皮肤湿疹,智力及体格发育渐落后于同龄儿,喜睡,有癫痫小发作,尿有鼠尿臭味,毛发及虹膜颜色浅,皮肤白,尿三氯化铁试验阳性。

    本病的治疗措施不包括

    A、治疗开始越早,效果越好
    B、给予低苯丙氨酸奶粉喂养
    C、每日仍应保证30~50mg/kg的苯丙氨酸摄入
    D、饮食控制至少需持续至青春期
    E、添加辅食以蛋白质类食物为主

    答案:E
    解析:
    饮食治疗的原则是使苯丙氨酸的摄入量既能保证生长和代谢的最低需要(苯丙氨酸为必需氨基酸),又要避免血中含量过高。婴儿可给予特制的低苯丙氨酸奶粉,幼儿添加辅食应以淀粉类、蔬菜和水果等低蛋白质食物为主

  • 第5题:

    患儿男,1岁。生后4月发现智力发育落后,尿有鼠尿臭味,毛发及皮肤颜色浅,7月开始出现癫痫小发作。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典型的PKU,给予低苯丙氨酸饮食,每天允许苯丙氨酸的摄入量为

    A.5~10mg/kg
    B.10~20mg/kg
    C.20~30mg/kg
    D.30~50mg/kg
    E.50~70mg/kg

    答案:D
    解析:
    应在出生后3个月内开始饮食控制,鼓励母乳喂养或给予低苯丙氨酸蛋白饮食,原则上使摄入苯丙氨酸的量能保证生长发育和体内代谢的最低需要量,使血浆中的苯丙氨酸浓度维持在0.12~0.6mmol/L(2~10mg/dl),因为母乳中的苯丙氨酸的含量为2.4mmol/L,比牛奶含量低,这样可减少苯丙氨酸的产生,避免脑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