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0岁。有冠心病史5年。常因情绪激动、劳累感胸闷、心悸、心前区不适。2天前饮酒后,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有濒死感伴头晕、恶心,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急症入院。心电图示:Ⅱ、Ⅲ、aVF宽而深的Q波,ST段弓背向上。该病人易并发的心律失常是()A.心房纤颤B.房室传导阻滞C.心动过速D.期前收缩E.心房扑动

题目
患者男,50岁。有冠心病史5年。常因情绪激动、劳累感胸闷、心悸、心前区不适。2天前饮酒后,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有濒死感伴头晕、恶心,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急症入院。心电图示:Ⅱ、Ⅲ、aVF宽而深的Q波,ST段弓背向上。该病人易并发的心律失常是()

A.心房纤颤

B.房室传导阻滞

C.心动过速

D.期前收缩

E.心房扑动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男,50岁。有冠心病史5年。常因情绪激动、劳累感胸闷、心悸、心前区不适。2天前饮酒后,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有濒死感伴头晕、恶心,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急症入院。心电图示:Ⅱ、Ⅲ、aVF宽而深的Q波,ST段弓背向上。该病人易并发的心律失常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老年男性,劳累后胸骨后疼痛2年余,每周1~3次,含硝酸甘油后可迅速缓解。本次发病于4小时前剧烈胸痛伴大汗,含服硝酸甘油20分钟后不能缓解。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的单向曲线,伴深而宽的Q波。可诊断为

    A.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B.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C.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D.急性右室梗死

    E.变异型心绞痛


    正确答案:B

  • 第2题:

    患者男,60岁。心绞痛史5年,未规律用药。2小时前劳累时出现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伴濒死感,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疼痛未缓解,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给予吸氧,重症监护,绝对卧床休息等措施,3小时后病情稳定。

    确定该护理诊断的主要依据是
    A.有濒死感
    B.心肌缺血缺氧
    C.未规律用药
    D.绝对卧床休息
    E.心前区压榨性疼痛

    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护理诊断。护理诊断的首优问题应当是直接威胁病人生命,需要立即行动去解决的问题。

  • 第3题:

    一男性患者,56岁,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半天口含硝酸甘油不缓解而就诊,心电图显示Ⅱ、Ⅲ、aVF出现异常Q波,ST段弓背抬高,查体:BP150/90mmHg,心率92/min。病变部位是()

    A下壁

    B前壁

    C后壁

    D前侧壁

    E广泛前壁


    A

  • 第4题:

    患者男,55岁。劳累后胸骨后疼痛反复发作1年余,每次含硝酸甘油后可迅速缓解。2小时前剧烈胸痛伴大汗,含服硝酸甘油2次仍不缓解。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的单向曲线,伴深而宽的Q波,最有可能的诊断为

    A.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B.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C.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D.急性右室梗死
    E.变异型心绞痛

    答案:B
    解析:
    题中患者出现剧烈胸痛,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以及心电图特异性改变(ST段弓背向上抬高,病理性Q波的出现)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根据心绞痛改变的导联,Ⅱ、Ⅲ、aVF导联属于下壁导联。

  • 第5题:

    患者,男,60岁。心绞痛史5年,未按规律用药。2小时前劳累时出现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伴濒死感,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疼痛未缓解,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给予吸氧,重症监护,绝对卧床休息等措施,3小时后病情稳定。
    确定该护理诊断的主要依据是()。

    A.有濒死感
    B.心肌缺血缺氧
    C.未规律用药
    D.绝对卧床休息
    E.心前区压榨性疼痛

    答案:E
    解析:
    心绞痛急性发作时,由于冠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刺激心脏迷走神经等,放射到心前区表现为心前区压榨性疼痛,这是心脏病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