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肾病综合征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描述,哪项不妥
A.低白蛋白血症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外渗,加上水钠潴留,导致水肿
B.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的通透性增加,当超过近曲小管回吸收量时形成大量蛋白尿
C.球一管失衡和肾小球滤过分数下降,导致水钠潴留,形成肾性水肿
D.肝合成脂蛋白增加及脂蛋白分解和外周利用减弱导致高脂血症
E.白蛋白从尿中丢失,同时原尿中部分白蛋白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中被分解,导致低白蛋白血症
第1题:
A.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的通透性增加,当超过近曲小管回吸收量时形成大量蛋白尿
B.白蛋白从尿中丢失,同时原尿中部分白蛋白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中被分解,导致低白蛋白血症
C.“球-管失衡”和肾小球滤过分数下降,导致水钠潴留,形成肾性水肿
D.低白蛋白血症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外渗,加上水钠潴留,导致水肿
第2题:
下列关于肾病综合征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描述,哪项正确( )
A.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的通透性增加,当超过近曲小管回吸收量时形成大量蛋白尿
B.白蛋白从尿中丢失,同时肾小管对重吸收的蛋白进行分解,导致低白蛋白血症
C.低白蛋白血症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外渗,加上水钠潴留,导致水肿
D.”球一管失衡”和肾小球滤过分数下降,导致水钠潴留,形成肾性水肿
E.肝脏合成脂蛋白增加及脂蛋白分解和外周利用减弱导致高脂血症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关于肾病综合征代谢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第7题:
肾病综合征临床表现形成的原因,哪项不妥()
第8题:
下列哪项是影响胰腺炎的预后因素()
第9题:
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致大量蛋白尿
血浆蛋白从尿中丢失,肾小管对重吸收的白蛋白进行分解,致出现低白蛋白血症
肝代偿合成蛋白质时,脂蛋白合成亦随之增加,导致高脂血症
低白蛋白血症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减低,水分外渗,加上水钠潴留,致水肿
患者摄入过多脂肪,导致高脂血症
第10题:
低蛋白血症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有效血容量下降
钠水潴留
血浆肾素水平正常或下降
第11题:
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的通透性增加,当超过近曲小管回吸收量时形成大量蛋白尿
白蛋白从尿中丢失,同时肾小管对重吸收的蛋白进行分解,导致低白蛋白血症
低白蛋白血症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外渗,加上水钠潴留,导致水肿
球-管失衡和肾小球滤过分数下降,导致水钠潴留,形成肾性水肿
肝合成脂蛋白增加及脂蛋白分解和外周利用减弱导致高脂血症
第12题:
动物肝炎、肾炎时会导致组织水肿,其主要机制是( )
A.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
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C.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D.毛细血管压升高
E.组织液胶体渗透压降低
第13题:
胸腔积液发病机制中,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B.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降低
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D.壁层胸膜淋巴回流受阻
E.损伤性胸腔积液(外伤或疾病)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关于肾病综合征水肿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18题:
肾病综合征水肿机制描述正确的是()
第19题:
水钠潴留
通透性增加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淋巴和静脉回流增加
第20题:
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的通透性增加,当超过近曲小管回吸收量时形成大量蛋白尿
白蛋白从尿中丢失,同时肾小管对重吸收的蛋白进行分解,导致低白蛋白血症
低白蛋白血症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外渗,加上水钠潴留,导致水肿
球-管失衡和肾小球滤过分数下降,导致水钠潴留,形成肾性水肿
肝脏合成脂蛋白增加、脂蛋白分解和外周利用减弱导致高脂血症
第21题:
大量蛋白尿
高血压
高胆固醇血症
低血浆白蛋白
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