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预防和减轻痉挛姿势,避免出现病理性运动模式的方法之一是
A、翻身训练
B、桥式运动
C、良姿位
D、被动按摩
E、主动运动
第1题:
患者男,60岁,晨起时突然跌倒,出现左半身知觉丧失,肢体活动失灵,以脑栓塞收入院,为对抗痉挛模式的出现,应采取的康复措施为( )
A、良肢位
B、按摩
C、被动运动
D、主动运动
E、桥式运动
第2题:
A.上肢运动
B.双桥式运动
C.翻身训练
D.下肢运动
第3题:
A.桥式运动
B.床上翻身
C.卧—坐位转移
D.坐—站转移
E.良肢位摆放
第4题:
第5题:
良肢位摆放的目的是()
第6题:
脊髓损伤急性期的康复措施是()
第7题:
软瘫期的床上运动,不包括()。
第8题:
肌力训练
呼吸训练
制动关节
踝关节“泵”式往返训练
良姿位的摆放
第9题:
良位姿
翻身训练
坐起训练
转移训练
穿衣动作训练
第10题:
桥式运动
床上翻身训练
床上坐起
站立训练
第11题:
翻身训练
桥式运动
良姿位
被动按摩
主动运动
第12题:
防止或对抗痉挛姿势的出现,保护肩关节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
舒适
预防畸形
美观
第13题:
小儿脑性瘫痪康复的目的和原则为
A、预防压疮、肢体置功能位及被动关节运动,呼吸训练及排痰训练和防止泌尿系感染
B、肌力训练、床上全面训练、坐位训练、轮椅训练,站立和步行训练,作业疗法
C、痉挛、性功能障碍和疼痛
D、早期发现和早期康复
E、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
第14题:
运动再学习方法与神经生理疗法相同的观点为
A.早期的被动运动
B.痉挛的预防
C.步行训练中支具的应用
D.避免健侧代偿
E.失认症是预后不良的症状
第15题:
改善ADL的床上训练方法有
A.良肢位(姿位)
B.穿衣训练
C.翻身训练
D.进食训练
E.文娱活动
第16题:
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为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常采用的训练方法为()。
第17题:
下面康复训练计划中不包括()
第18题:
脑卒中痉挛期的康复治疗原则是(Brunnstrom方法)()。
第19题:
桥式运动
床上翻身
卧—坐位转移
坐—站转移
良肢位摆放
第20题:
保持良姿位
肢体被动运动
超短波治疗
尽量少变换体位
电动起立床训练
步行训练
针灸治疗
第21题:
预防压疮、肢体置功能位及被动关节运动,呼吸训练及排痰训练和防止泌尿系感染
肌力训练、床上全面锻炼,坐位练习、轮椅训练,站立和步行训练,作业疗法
痉挛、性功能障碍和疼痛的处理
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的锻炼
早期发现早期康复,康复与游戏及教育相结合
第22题:
避免抗重力肌的痉挛
恰当处理,使痉挛控制在最小程度内
促使运动尽快出现共同运动的模式
促使运动尽快过渡到分离运动模式
平衡训练适应进行
第23题:
良肢位
按摩
被动运动
主动运动
桥式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