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19岁,右膝下内方有一肿块,5年来逐渐增大,出现疼痛,步态正常。X线示右胫骨上方相当于后端有一肿瘤,基底部有蒂状突起,其皮质和骨松质与正常骨相连,边界清楚。请问其可能性最大的诊断是( )。A.骨肉瘤B.骨巨细胞瘤C.骨髓瘤D.骨软骨瘤E.以上都不对

题目

男性,19岁,右膝下内方有一肿块,5年来逐渐增大,出现疼痛,步态正常。X线示右胫骨上方相当于后端有一肿瘤,基底部有蒂状突起,其皮质和骨松质与正常骨相连,边界清楚。

请问其可能性最大的诊断是( )。

A.骨肉瘤

B.骨巨细胞瘤

C.骨髓瘤

D.骨软骨瘤

E.以上都不对


相似考题
更多“男性,19岁,右膝下内方有一肿块,5年来逐渐增大,出现疼痛,步态正常。X线示右胫骨上方相当于后端有一 ”相关问题
  • 第1题:

    女性,16岁,于右膝下方有一肿块,5年来逐渐增大,无痛,步态正常、X线摄片发现右胫骨内上方有一肿物,基底部有骨小梁与胫骨相连,基顶盖部致密度减低,边界尚可辨认。根据以上征候,最可能的诊断是 ( )A、骨肉瘤

    B、骨巨细胞瘤

    C、骨瘤

    D、骨转移癌

    E、骨软骨瘤

    如果此肿物突然生长加快,X线片示在瘤体边缘有模糊不清的棉絮状钙化阴影,对其治疗应采用 ( )A、观察

    B、肿瘤切除术

    C、放射疗法

    D、局部广泛切除或截肢

    E、化学疗法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E


    问题 2 答案:D

  • 第2题:

    (共用题干)患者男,19岁。右膝内下方有一肿块。5年来逐渐增大,并出现疼痛,步态正常。X线示:右胫骨上方相当于骺端有一肿瘤,基底部有蒂状突起,其皮质和骨松质与正常骨相连,边界清楚。

    首选治疗方式为( )。

    A.不用治疗
    B.从基底部切除
    C.整瘤段切除
    D.行截肢术
    E.放疗加化疗

    答案:C
    解析:
    骨软骨瘤患者的治疗原则为手术切除,整瘤段切除可以减少复发的可能。

  • 第3题:

    女,24岁,右膝下逐渐隆起伴胀痛8个月余,查体:右膝关节活动正常,膝关节下、胫骨上端隆起,有压痛,X线平片示右胫骨上端有一破坏区,骨质变薄,中央有肥皂泡状改变,无明显骨膜反应,应诊断为( )

    A.骨巨细胞瘤
    B.骨囊肿
    C.骨髓炎
    D.骨肉瘤

    答案:A
    解析:
    骨巨细胞瘤好发于20~40岁,多侵犯长骨,以股骨下端、胫骨上端最多见。主要症状为疼痛、局部肿胀、压痛和运动受限。X线表现为长骨干骺端偏心性膨胀性溶骨破坏,无反应性新骨生成,病变部位骨皮质变薄,呈肥皂泡状改变,常伴有病理性骨折。其他选项:骨囊肿无肥皂泡状改变,骨髓炎和骨结核有炎症的相应表现,骨肉瘤应有骨膜反应和瘤骨形成。故此题答案为A。

  • 第4题:

    一患者于左膝下内方有一肿块,5年来渐增大,无疼痛,步态正常。X线检查发现左胫骨内上方有一肿瘤,基底部有一骨小梁与胫骨相连,基顶盖部致密度减低,边界尚可辨认。最可能诊断为( )

    A.骨肉瘤

    B.骨巨细胞瘤

    C.骨瘤

    D.骨软骨瘤

    E.骨转移癌


    正确答案:B

  • 第5题:

    (共用题干)患者男,19岁。右膝内下方有一肿块。5年来逐渐增大,并出现疼痛,步态正常。X线示:右胫骨上方相当于骺端有一肿瘤,基底部有蒂状突起,其皮质和骨松质与正常骨相连,边界清楚。

    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骨肉瘤
    B.骨巨细胞瘤
    C.骨髓瘤
    D.骨软骨瘤
    E.肺癌骨转移

    答案:D
    解析:
    骨软骨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骨肿瘤,好发于长管状骨的干骺端,多见于青少年。可长期无症状,多数是无意中发现骨性肿块。当肿瘤长大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时出现疼痛。X线检查见长骨干骺端骨性突起。该患者的症状及表现符合骨软骨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