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发现静脉注射柔红霉素时,药液渗出血管外,立即做如下处理,其中哪项措施不妥A.尽量回抽局部渗液B.外渗局部以0.5%普鲁卡因封闭C.外渗局部注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D.外渗局部热敷E.抬高患肢

题目

护士发现静脉注射柔红霉素时,药液渗出血管外,立即做如下处理,其中哪项措施不妥

A.尽量回抽局部渗液

B.外渗局部以0.5%普鲁卡因封闭

C.外渗局部注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

D.外渗局部热敷

E.抬高患肢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治疗白血病的化疗药可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应及时对症处理。如恶心、呕吐的消化道不适,可服多潘立酮缓解;长春新碱等引起末梢神经炎,可服用维生素B治疗;环磷酰胺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应给予大量水分;由于大量白血病细胞被破坏,血液及尿液中尿酸浓度明显增高,故要求患者多饮水并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给予别嘌醇抑制尿酸合成;鞘内注射甲氨蝶呤等化疗药物是防治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可因化疗药物刺激或脑脊液压力改变导致患者头痛,应让其去枕平卧充分休息,可缓解症状。局部热敷可加速化疗药物外渗和局部组织炎症的发生,甚至坏死。
更多“护士发现静脉注射柔红霉素时,药液渗出血管外,立即做如下处理,其中哪项措施不妥A.尽量回抽局部渗 ”相关问题
  • 第1题:

    护士发现静脉注射柔红霉素时药液渗出血管外。护士对局部紧急处理措施错误的是

    A.尽量回抽局部药液

    B.外渗局部以0.5%普鲁卡因封闭

    C.外渗局部注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

    D.外渗局部热敷

    E.抬高患肢


    正确答案:D

  • 第2题:

    在静脉注射柔红霉素时,药液漏出血管外的处理措施中不妥的是( )


    正确答案:C

  • 第3题:

    周女士,20岁,因发热、咽痛1周入院,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属白血病细胞浸润的表现是A、皮肤紫癜

    B、扁桃体肿大

    C、胸骨压痛

    D、肺部湿啰音

    E、心率增快

    体温41℃时不妥的降温措施是A、冷敷

    B、鼓励饮水

    C、静脉补液

    D、乙醇擦浴

    E、退热剂

    静脉注射柔红霉素时药液漏出血管外处理措施不妥的是A、尽量回抽局部渗液

    B、局部用普鲁卡因封闭

    C、局部热敷

    D、25%硫酸镁湿敷

    E、抬高患肢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C


    问题 2 答案:D


    问题 3 答案:C

  • 第4题:

    患者女性,20岁,因发热、咽痛1周就诊。经血常规和骨髓穿刺检查,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入院接受化疗。
    护士发现静脉注射柔红霉素时药液渗出血管外,护士对局部紧急处理措施错误的是

    A.尽量回抽局部药液
    B.外渗局部以0.5%普鲁卡因封闭
    C.外渗局部注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
    D.外渗局部热敷
    E.抬高患肢

    答案:D
    解析:

  • 第5题:

    某白血病患者接受化疗,护士静脉滴注柔红霉素60mg+生理盐水40ml时,不慎将药液外漏至血管外,错误的处理措施是

    A.停止注射,原部位回抽3~5ml血后拔除针头
    B.静脉滴注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
    C.普鲁卡因局部封闭
    D.局部热敷
    E.抬高患肢

    答案:D
    解析:

  • 第6题:

    李女士,20岁,因发热、咽痛1周,经血象和骨髓象检查,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入院接受化学治疗。

    护士发现静脉注射柔红霉素时,药液渗出血管外,立即做如下处理,其中哪项错误
    A.尽量回抽局部渗液
    B.外渗局部以0.5%普鲁卡因封闭
    C.外渗局部注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
    D.外渗局部冷敷
    E.抬高患肢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化疗药物外渗后的局部处理方法,首先应该尝试尽量回抽局部的渗液,A正确;局部用普鲁卡因+生理盐水皮下注射进行封闭,可以减慢化疗药物的吸收和镇痛,B正确,氢化可的松为糖皮质激素的一种,主要用于消炎,免疫抑制,C错误;局部可以使用冰袋进行冷敷,D正确;抬高患肢,减少局部的血液循环,E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 第7题:

    病人女性,22岁,主因发热、咽痛1周入院,经抗炎治疗效果不满意,为进一步诊察收入院。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最终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病人确诊后选择药物化疗,在静脉注射柔红霉素时药液漏出血管外,此时处理措施不妥的是
    A.尽量回抽局部渗液
    B.局部用普鲁卡因封闭
    C.局部热敷
    D.25%硫酸镁湿敷
    E.紫外线理疗

    答案:C
    解析:
    1.选项A是血小板减少造成的,选项B和D是感染的表现,选项E属于干扰选项。

    3.当化疗药物发生外渗,应立即停止注射,回抽3~5ml血以除去一部分药液,局部注入生理盐水稀释药液,或用普鲁卡因封闭,也可用25%硫酸镁湿敷、冷敷及紫外线理疗等。

  • 第8题:

    李女士,20岁,发热、咽痛一周,经血象和骨髓象检查,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入院接受化学治疗。护士发现静脉注射柔红霉素时,药液渗出血管外,立即作如下处理,其中哪项错误()

    • A、尽量回抽局部渗液
    • B、外渗局部以0.5%普鲁卡因封闭
    • C、外渗局部注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
    • D、外渗局部热敷
    • E、抬高患肢

    正确答案:D

  • 第9题:

    患者女性,20岁,因“发热,咽痛1周”来诊。经血常规和骨髓象检查,诊断为急性白血病,入院接受化学治疗。注射柔红霉素时,药液渗出血管外,处理措施错误的是()

    • A、尽量回抽局部渗液
    • B、局部以0.5%普鲁卡因封闭
    • C、局部注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
    • D、局部热敷
    • E、抬高患肢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单选题
    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时,如发生药液溢出血管外应采取的措施是()
    A

    立即拔针

    B

    停止注射,试抽溢出的药液

    C

    局部热敷

    D

    调整针头位置

    E

    减慢输液速度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25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口周出现疱疹,大约1cm,予阿莫西林治疗后效果不佳,遂来医院就诊。血常规示:血红蛋白110g/L,红细胞3.02×1012/L,白细胞1.8×109/L,血小板70×109/L,确诊为急性白血病M0。 护士发现静脉注射柔红霉素时,药液渗出血管外,立即做如下处理,其中哪项措施不妥()
    A

    尽量回抽局部渗液

    B

    外渗局部以0.5%普鲁卡因封闭

    C

    外渗局部注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

    D

    外渗局部热敷

    E

    抬高患肢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李女士,20岁,因发热、咽痛1周,经血象和骨髓象检查,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入院接受化学治疗。护士发现静脉注射柔红霉素时,药液渗出血管外,立即做如下处理,其中哪项错误()
    A

    尽量回抽局部渗液

    B

    外渗局部以0.5%普鲁卡因封闭

    C

    外渗局部注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

    D

    外渗局部热敷

    E

    抬高患肢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静脉注射去甲柔红霉素时药液外渗,不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A.尽量回抽局部液渗

    B.局部用利多卡因封闭

    C.25%硫酸镁湿敷

    D.局部热敷

    E.抬高患肢


    参考答案:D

  • 第14题:

    李女士,20岁,发热、咽痛一周,经血象和骨髓象检查,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入院接受化学治疗。入院体格检查发现下列体征,其中哪项是白血病细胞浸润所致A、皮肤紫癜

    B、扁桃体充血、肿大

    C、胸骨下段压痛

    D、心尖区吹风样杂音

    E、两肺可闻及湿啰音

    医生选用VLDP作为诱导缓解治疗及MTX作为缓解后治疗。有关这些药物主要毒副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长春新碱-末梢神经炎

    B、甲氨蝶呤-口腔黏膜溃疡

    C、柔红霉素-心脏毒性

    D、泼尼松-库欣综合征

    E、阿糖胞苷-出血性膀胱炎

    护士发现静脉注射柔红霉素时,药液渗出血管外,立即作如下处理,其中哪项错误A、尽量回抽局部渗液

    B、外渗局部以0.5%普鲁卡因封闭

    C、外渗局部注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

    D、外渗局部热敷

    E、抬高患肢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C


    问题 2 答案:E


    问题 3 答案:D

  • 第15题:

    周女士,20岁,因发热、咽痛一周,经血象和骨髓象检查,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入院接受化学治疗。

    护士发现静脉注射柔红霉素时,药液渗出血管外,立即作如下处理,其中哪项错误
    A.尽量回抽局部渗液
    B.外渗局部以0.5%普鲁卡因封闭
    C.外渗局部注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
    D.外渗局部热敷
    E.抬高患肢

    答案:D
    解析:

    (1) 肝、脾、淋巴结增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尤其显著。增大的肝、脾质软,表面光滑,可有压痛。全身浅表淋巴结轻度增大,但多局限于颈部、颌下、腋下和腹股沟等处,其增大程度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较为显著。有时因纵隔淋巴结增大引起压迫症状而发生呛咳、呼吸困难和静脉回流受阻。(2) 骨和关节浸润:患儿骨、关节疼痛较为常见,且多见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约25%患儿以四肢长骨、肩、膝、腕、踝等关节疼痛为首发症状,其中部分患儿呈游走性关节痛,局部红肿现象多不明显,并常伴有胸骨压痛。骨痛的原因主要与骨髓腔内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压迫和破坏邻近骨质以及骨膜浸润有关。(3) 中枢神经系统浸润:白血病细胞侵犯脑实质和(或)脑膜时即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浸润可发生于病程中任何时候,但多见于化疗后缓解期,是导致急性白血病复发的主要原因。主要症状为颅内压增高,出现头痛、呕吐、嗜睡、视盘水肿等;浸润脑膜时,可出现脑膜刺激征;脊髓浸润可引起横贯性损害而致截瘫;也可出现惊厥、昏迷。
    E选项错在阿糖胞苷毒副作用为①造血系统:主要是骨髓抑制,白细胞及血 小板减少,严重者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或巨幼细胞性贫血;②白血病、淋巴瘤患者治疗初 期可发生高尿酸血症,严重者可发生尿酸性肾病;③较少见的有口腔炎、食管炎、肝功能异 常、发热反应及血栓性静脉炎。阿糖胞苷综合征多出现于用药后6 -12小时,有骨痛或肌痛、咽痛、发热、全身不适、皮疹、眼睛发红等表现。用药禁忌: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忌用。环磷酰胺注射液,一种化疗药,可致出血性膀胱炎,表现为排尿困难、尿频和尿痛、可在给药后几小时或几周内出现,通常在停药后几天内消失。
    如出现蒽环类药物如阿霉素、柔红霉素外渗,立即停止注药 或输液,将针头保留并接注射器回抽后注入解毒剂,如8.4%碳酸 氢钠5毫升或地塞米松4毫克局部静脉注射。也可用2%普鲁卡 因2毫升+生理盐水5?10毫升或用50?100毫克氢化可的松患 处注射。局部冷敷6?12小时,将化疗药局限于局部,禁用热敷。 有报道可在患处涂抗氧化剂二甲亚砜,每6小时1次,共2周。也可用氟轻松软膏或如意金黄散外敷,硫酸镁湿敷。如果非手术 治疗2?3天后仍持续疼痛或发生溃疡,可以考虑外科治疗,早期 手术切除可加快愈合,避免长期疼痛。

  • 第16题:


    患者,女,46岁,因发热、咽痛1周入院。查体:T39.6℃,HR115次/分,中度贫血貌,四肢可见多处紫癜,胸骨压痛明显,心尖部闻及Ⅱ期收缩期杂音,肺部听诊见散在湿啰音,腹软,肝肋下3cm触及,脾未触及。血常规:WBC86×10/L,分类原幼淋巴细胞占70%.Hb78g/L;PLT20×10/L。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静脉注射柔红霉素时药液漏出血管外,下列处理措施哪项不妥
    A.尽量回抽局部渗液
    B.局部用利多卡因封闭
    C.局部热敷
    D.25%硫酸镁湿敷
    E.抬高患肢

    答案:C
    解析:

    胸骨压痛表示白血病细胞已浸润骨骼,胸骨下段局部压痛对白血病诊断有一定价值。
    物理降温,可在头部、腋下及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温水擦浴,但不宜用乙醇擦浴,以免造成皮下出血。白血病患者发热时禁忌应用乙醇擦浴,以防皮肤血管扩张加重出血。
    化疗药物外渗处理:①停止:立即停止药物注入;②回抽:尽量回抽皮下的药液;③评估:评估并记录外渗的穿刺部位、面积、外渗药液的量、皮肤的颜色、温度、疼痛的性质;④解毒:局部滴入生理盐水以稀释药液或用解毒剂;⑤封闭:利多卡因局部环形封闭,范围要大于渗漏;⑥涂抹:喜疗妥软膏或赛肤润等直接涂在患处,范围大于肿胀部位;⑦冷敷:局部24小时冰袋间断冷敷;⑧抬高:药液外渗48小时内,应抬高受累部位,以促进屙部外渗药液的吸收。

  • 第17题:

    静脉注射去甲柔红霉素时药液外渗,处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

    A.尽量回抽局部溶液
    B.局部用利多卡因封闭
    C.25%硫酸镁湿敷
    D.局部热敷
    E.抬高患肢

    答案:D
    解析:
    药液外渗时应局部冷敷,严禁热敷,以免引起药物扩散或形成溃疡。

  • 第18题:

    患者,男性,25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口周出现疱疹,大约1cm,予阿莫西林治疗后效果不佳,遂来医院就诊。血常规示:血红蛋白110g/L,红细胞3.02×10/L,白细胞1.8×10/L,血小板70×10/L,确诊为急性白血病M0。

    护士发现静脉注射柔红霉素时,药液渗出血管外,立即做如下处理,其中哪项措施不妥
    A.尽量回抽局部渗液
    B.外渗局部以0.5%普鲁卡因封闭
    C.外渗局部注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
    D.外渗局部热敷
    E.抬高患肢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化疗药物外渗后的局部处理方法,首先应该尝试尽量回抽局部的渗液,A正确;局部用普鲁卡因+生理盐水皮下注射进行封闭,可以减慢化疗药物的吸收和镇痛,B正确,氢化可的松为糖皮质激素的一种,主要用于消炎,免疫抑制,C错误;局部可以使用冰袋进行冷敷,D正确;抬高患肢,减少局部的血液循环,E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 第19题:

    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时,如发生药液溢出血管外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立即拔针
    • B、停止注射,试抽溢出的药液
    • C、局部热敷
    • D、调整针头位置
    • E、减慢输液速度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李女士,20岁,因发热、咽痛1周,经血象和骨髓象检查,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入院接受化学治疗。 护士发现静脉注射柔红霉素时,药液渗出血管外,立即做如下处理,其中哪项错误()

    • A、尽量回抽局部渗液
    • B、外渗局部以0.5%普鲁卡因封闭
    • C、外渗局部注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
    • D、外渗局部热敷
    • E、抬高患肢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单选题
    患者女,20岁,因“发热、咽痛1周”来诊。经血常规和骨髓象检查,诊断为急性白血病,入院接受化学治疗。注射柔红霉素时,药液渗出血管外,下列处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A

    尽量回抽局部渗液

    B

    局部以0.5%普鲁卡因封闭

    C

    局部注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

    D

    局部热敷

    E

    抬高患肢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周女士,20岁,因发热、咽痛一周,经血象和骨髓象检查,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入院接受化学治疗。护士发现静脉注射柔红霉素时,药液渗出血管外,立即作如下处理,其中哪项错误()。
    A

    尽量回抽局部渗液

    B

    外渗局部以0.5%普鲁卡因封闭

    C

    外渗局部注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

    D

    外渗局部热敷

    E

    抬高患肢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患者,女,46岁,因发热、咽痛l周入院。查体:T39.6℃,HR 115次/分,中度贫血貌,四肢可见多处紫癜,胸骨压痛明显,心尖部闻及Ⅱ期收缩期杂音,肺部听诊见散在湿啰音,腹软,肝肋下3cm触及,脾未触及。血常规WBC  86xl09/L,分类原幼淋巴细胞占70%,Hb 78g/L; PLT 20×l09/L。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静脉注射柔红霉素时药液漏出血管外,下列处理措施哪项不妥
    A

    尽量回抽局部渗液

    B

    局部用利多卡因封闭

    C

    局部热敷

    D

    25%硫酸镁湿敷

    E

    抬高患肢


    正确答案: 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