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被评估设备在评估基准日已投入使用10年,按设计标准,在10年内累计使用时间应为24000小时。但是实际上该设备一直未被充分利用,若按每年300个工作日计算,在此期间该设备平均每天只工作4小时。经评估人员鉴定,若正常使用,该设备尚可使用15年,该设备的成新率最接近于( )。A.50%.B.75%.C.60%.D.55%.

题目

某被评估设备在评估基准日已投入使用10年,按设计标准,在10年内累计使用时间应为24000小时。但是实际上该设备一直未被充分利用,若按每年300个工作日计算,在此期间该设备平均每天只工作4小时。经评估人员鉴定,若正常使用,该设备尚可使用15年,该设备的成新率最接近于( )。

A.50%.

B.75%.

C.60%.

D.55%.


相似考题
更多“某被评估设备在评估基准日已投入使用10年,按设计标准,在10年内累计使用时间应为24000小时。但是实 ”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预付费用的评估中,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有( )。

    A.预付费用在评估基准日前已经支付,但在评估基准日后才能产生效益的价值,才能成为预付费用的评估值
    B.预付费用在评估基准日前已经支付,其产生的效益在评估基准日前已全部体现的,其预付费用的评估值应为零
    C.预付费用的评估应按核实后实际支付值为其评估值
    D.对评估基准日前已经支付的预付费用的评估,应区别其在评估基准日之前和之后发生效益的情况,分别按零值和预留值(评估值)进行评定
    E.按零值处理

    答案:A,B,D
    解析:
    预付费用与待摊费用类似,只是这类费用在评估基准日之前企业已经支付,但在评估基准日之后才能发挥作用,产生效益,如预付的报纸、杂志费,预付保险金,预付租金等。因而,可将这类预付费用看做是未来取得服务的权利。预付费用的评估依据其未来可产生效益的时间。如果预付费用的效益已在评估基准日前全部体现,只因发生的数额过大而采用分期摊销的办法,那么这种预付费用不应在评估中作价。只有那些在评估基准日之后仍将发挥作用的预付费用,才具有相应的评估价值。选项ABD正确。

  • 第2题:

    某被评估实验室设备已投入使用5年,按设计标准,在5年内应正常工作14600小时。由于实验室利用率低,如果按一年365天计算,在过去的5年内平均每天只工作4个小时。经专家分析,若按过去5年的实际利用率预测,自评估基准日起该设备尚可使用15年,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设备的成新率最接近于( )。

    A. 72%
    B. 75%
    C. 82%
    D. 86%

    答案:B
    解析:
    考核使用年限法的运用。每年正常工作时间是14600÷5=2920(小时),过去5年的实际利用率=365×4÷2920×100%=50%,实际使用年限=5×50%=2.5(年),预计使用年限按照正常使用时间折算=15×50%=7.5。由于本题不考虑其他因素,即忽略其他的贬值,所以设备的成新率=7.5÷(7.5+2.5)×100%=75%。

  • 第3题:

    某被评估实验室设备已投入使用5年,按设计标准,在5年内应正常工作14600小时。由于实验室利用率低,如果按一年365天计算,在过去的5年内平均每天只工作4个小时。经专家分析,若按过去5年的实际利用率预测,自评估基准日起该设备尚可使用l5年,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设备的成新率最接近于()。

    A72%

    B75%

    C82%

    D86%


    D

  • 第4题:

    某被评估实验室设备已投入使用5年,按设计标准,在5年内应正常工作14600小时。由于实验室利用率低,如果按一年365天计算,在过去的5年内平均每天只工作4个小时。经专家分析,若按过去5年的实际利用率预测,自评估基准日起该设备尚可使用15年,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设备的成新率最接近于()。

    A. 72%
    B. 75%
    C. 82%
    D. 86%

    答案:B
    解析:
    考核使用年限法的运用。每年正常工作时间是1460075=2920(小时),过去5年的实际利用率=365×472920×100%=50%,实际使用年限=5750%=2.5(年),预计使用年限按照正常使用时间折算=15×50%=7.5(年)。由于本题不考虑其他因素,即忽略其他的贬值,所以设备的成新率=7.57(7.5+2.5)×100%=75%。
    本题更为简单的解法:经专家分析,若按过去5年的实际利用率预测,自评估基准日起该设备尚可使用15年,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设备的成新率=15÷(5+15)×100%=75%。

  • 第5题:

    在预付费用的评估中,正确的说法有(  )。

    A. 预付费用在评估基准日前已经支付,但在评估基准日后才能产生效益的价值,才能成为预付费用的评估值
    B. 预付费用在评估基准日前已经支付,其产生的效益在评估基准日前已全部体现的,其预付费用的评估值应为零
    C. 预付费用的评估应按核实后实际支付值为其评估值
    D. 对评估基准日前已经支付的预付费用的评估,应区别其在评估基准日之前和之后发生效益的情况,分别按零值和预留值(评估值)进行评定
    E. 按零值处理

    答案:A,B,D
    解析:
    预付费用与待摊费用类似,只是这类费用在评估基准日之前企业已经支出,但在评估基准日之后才可能产生效益,如预付的报纸、杂志费,预付保险金,预付租金等。因而,可将这类预付费用看做是未来取得服务的权利。预付费用的评估依据其未来可产生效益的时间。如果预付费用的效益已在评估基准日前全部体现,只因发生的数额过大而采用分期摊销的办法,那么这种预付费用不应在评估中作价。只有那些在评估基准日之后仍将发挥作用的预付费用,才具有相应的评估价值。所以选项ABD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