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某企业生产和销售甲、乙、丙三种产品,全年固定成本为144000元,有关资料见下表j 产品 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
销量
田
100
80
20
1000
乙
100
70
30
2000
丙
80
40
40
2500
要求: (1)计算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2)计算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 (3)计算甲、乙、丙三种产品的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 (4)计算安全边际; (5)预计利润; (6)如果增加促销费用10000元,可使甲产品的销量增至1200件,乙产品的销量增至2500件,丙产品的销量增至2600件。请说明是否应采取这-促销措施?
第2题:
甲公司生产销售乙、丙、丁三种产品,固定成本50000元。除乙产品外,其余两种产品均盈利。乙产品销售量2000件,单价105元,单位成本110元(其中,单位直接材料成本2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35元,单位变动制造费用45元,单位固定制造费用10元)。假定生产能力无法转移,在短期经营决策时,决定继续生产乙产品的理由是( )。
A.乙产品单价大于55元
B.乙产品单价大于20元
C.乙产品单价大于100元
D.乙产品单价大于80元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企业同时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销售单价分别为30元、50元、80元,预计销售量为6000件、4000件、2000件,各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15元、30元、50元,预计固定成本总额为300000元,若企业采用联合单位法,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第8题:
甲企业正常生产A产品16000件,单位产品直接材料费用30元,直接人工费用2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8元,固定性制造费用12元,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10元,单位产品销售价格为95元,现有乙企业要求追加订货4000件,其特殊订价为64元。甲企业最大生产能力为22000件,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但需追加专属成本30000元。甲企业是否接受订货的决策。
第9题:
联合保本量1750件
甲产品保本销售量8750件
乙产品保本销售量3381件
丙产品保本销售量2254件
第10题:
丁产品
丙产品
乙产品
甲产品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某制造厂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1)甲、乙两种产品2008年1月份的有关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产品名称 产量(件) 直接材料单位产品成本 直接人工单位产品成本 田 100 50 40 乙 200 80 30(2)月初甲产品在产品制造费用(作业成本)为3600元,乙产品在产品制造费用(作业成本)为4600元;月末在产品数量,甲为40件,乙为60件,总体完工率均为50%;按照约当产量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制造费用(作业成本),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作业成本)总额为50000元,相关的作业有4个,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作业名称 成本动因 作业成本(元) 甲耗用作业量 乙耗用作业量 质量检验 检验次数 4000 5 15 订单处理 生产订单份数 4000 30 10 机器运行 机器小时数 40000 200 800 设备调整准备 调整准备次数 2000 6 4要求:
(1)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2)以机器小时作为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3)假设决策者计划让单位售价高于单位成本10元,根据第(2)问的结果确定甲和乙的销售单价,试分析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某加工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已知甲产品售价5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30元/件;乙产品售价4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28元/件;丙产品售价25元/件,单位变动成本10元/件。预计三种产品的销售量分别为30000件、50000件、20000件,固定成本总额为1260000元。要求:(1)按照加权平均法计算甲、乙、丙三种产品各自的保本销售量;(2)按照联合单位法计算甲、乙、丙三种产品各自的保本销售量;(3)按照分算法计算甲、乙、丙三种产品各自的保本销售量(假设固定成本按边际贡献的比重分配);(4)按照顺序法计算甲、乙、丙三种产品各自的保本销售量,边际贡献率由低到高排列。
第19题:
设乙企业为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企业。当年有关数据如下:销售产品4000件,产品单价80元,单位变动成本50元,固定成本总额50000元,实现利润70000元,计划年度目标利润100000元。计算销售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及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