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被撤销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无效
B.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时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C.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无效
D.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下列关于“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第8题:
下列关于无效民事行为与可撤销民事行为的联系和区别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第9题:
赠与行为属于双方法律行为
公告通知属于一般书面形式
视听资料形式属于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的其他形式
无效的民事行为,自行为被宣布无效后失去效力
第10题:
无效民事行为与可撤销民事行为都欠缺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
无效民事行为与可撤销民事行为都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可撤销民事行为被依法撤销后,其效力与无效民事行为一样,自行为开始时无效
可撤销民事行为被依法撤销后,其法律后果与无效民事行为相同
第11题:
无效民事行为,是指不能发生效力的民事行为
无效民事行为,是指不具备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因而没有法律效力的行为
无效民事行为,是指具备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但欠缺生效要件,因而不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为
无效民事行为,是指具备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但尚不具备生效要件的行为
第12题:
遗赠扶养协议属于双方法律行为
无因管理行为属于单方法律行为
借用合同属于诺成性法律行为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民事行为属于无效民事行为
法定代理人的行为是独立行为
第13题:
根据《民法通则》,下列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时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B.被撤销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无效
C.民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D.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无效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下列关于无效民事行为与可撤销民事行为的联系和区别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第20题:
民事行为不因违反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而无效
违反法律的行为一律无效
无效的民事行为自始无效
违反公序良俗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行为无效
第21题:
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在民事法律行为中约定一定期限,并把该期限的到来作为行为人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发生、变更、消灭的前提的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期限可以分为:始期与终期;确定期限与不确定期限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在民事法律行为中规定一定条件,并且把条件成就或者不成就作为确定行为人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发生法律效力或失去法律效力的根据的民事法律行为,附条件可以分为:延缓条件与解除条件;肯定条件与否定条件
无效民事行为是指欠缺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不产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为,其从行为开始时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属于无效民事行为
第22题:
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
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
所附条件尚未成就的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
因重大误解而为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23题:
无效民事法律行为与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都可以由法院主动干预,进行审查
无效民事法律行为与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都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其撤销权的行使有时间限制,而在无效民事法律行为中,不存在相关限制
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被依法撤销后,其法律后果与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