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种外部审计在对一个单位进行审计时,都要对其内部审计的情况进行了解并考虑是否利用其工作成果。 ( )
第1题:
针对“资料2”中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无论何种情况下,审计人员都应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调查和测试,这是审计准则的要求
B.即使是再次审计,也应对被审计单位自上一次审计以来内部控制的变化情况进行调查,然后再决定是否进行内部控制测试
C.上一次审计过的项目应该不会再出现问题,因此可以直接将上一次未审计的项目作为本次审计重点
D.审计人员应在对报表项目进行分析性复核、对内部控制进行调查、测试和评价基础上确定审计重点,不应直接将上一次未审的项目确定为本次审计重点
第2题:
在对银行存款进行审计时,注册会计师以被审计单位的名义向银行发函询证,可以( )。
A.了解被审计单位该资产的存在
B.了解被审计单位账面反映所欠银行债务的情况
C.发现被审计单位末人账的银行借款
D.发现被审计单位未披露的或有负债
第3题:
尽管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审计存在很大的差别,但是注册会计师在对一个单位进行审计时,都要对其内部审计的情况进行了解并考虑是否利用其工作成果,这是因为( )。
A.内部审计是单位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B.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在工作上具有一致性
C.利用内部审计工作成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D.利用其全部或部分工作成果可以节约审计费用
第4题:
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程中,在对内部控制进行测评时,需要了解内部审计的设置和工作情况。 ( )
第5题:
审计组在分配审计资源时,应当为重要审计事项分派有经验的审计人员和安排充足的审计时间,并评估特定审计事项是否需要利用()的工作
第6题:
在对银行存款余额进行审计时,如果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可以信赖,则审计人员只需复核出纳人员编制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第7题:
内部专家
外部专家
内部领导
外部领导
第8题:
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时,应当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通过询问、会谈、会议、问卷调查等沟通方式,了解被审计单位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情况。
通过口头方式或者其他非正式方式,与被审计单位交流审中发现的问题。
在审计报告提交之前,以口头方式与被审计单位进行结果沟通。
第9题:
对被审单位的情况进行深入了解
对被审单位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进行重点审计
对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审计业务素质进行培训和提高
对事务所的人员组成结构进行改善
第10题:
被审计单位是否定期评价内部控制
被审计单位人员在履行正常职责时,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获得内部控制是否有效运行的证据
与外部的沟通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证实内部产生的信息或者指出存在的问题
是否由适当层次的管理层对差异进行调查,并及时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
第11题:
是否了解和确认了所有的相关信息
确定了审计的结论和措辞
就审计报告的事实与被审单位进行了沟通
是否取得被审计单位的同意
第12题:
被审计单位是否定期评价内部控制
被审计单位人员在履行正常职责时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获得内部控制是否有效运行的证据
与外部的沟通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证实内部产生的信息或者指出存在的问题
是否存在信息安全职能部门负责监控信息安全政策和程序
第13题:
在进行会计报表审计时,若被审计单位规模较小则可以不了解其内部控制。()
第14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5题:
在了解内部审计并对其进行评估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 )重要因素。对这些因素的评价决定着注册会计师是否利用内部审计成果以及利用的程度。
A.内部审计的客观性
B.内部审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之间是否可能进行有效沟通
C.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D.内部审计人员应有的职业关注
第16题:
第17题:
某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对该公司所属的一家企业进行经济效益审计,该审计属于()。
第18题:
由于利用内部审计工作成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注册会计师在对一个单位进行审计时,必须了解该单位内部审计情况并利用其工作成果()
第19题:
是否与与审计事项之间是否存在专业关系
是否与被审计单位之间是否存在重大利益关系
是否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重要人员是否存在私人关系
是否是从组织外部聘请
第20题:
外部审计
单位内部审计
部门内部审计
专案审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在审计监督体系中,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最弱
在审计的方式上,内部审计的安排最灵活
在审计的内容和目的上,内部审计主要是各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
在审计的职责和作用上,注册会计师对外出具的审计报告具有鉴证作用
第23题:
内部审计人员对舞弊风险的认识
内部审计人员自身在本期是否进行了舞弊
内部审计人员是否知悉任何影响舞弊嫌疑和舞弊指控
内部审计人员是否了解任何舞弊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