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父亲是机关干部,对于网上信息,他总是自称“年纪大了,不爱上网”,其实他应该? ()A、应该抽空看看,了解民情民意B、干好手头工作就行C、老同志不爱上网,情有可原

题目
小明父亲是机关干部,对于网上信息,他总是自称“年纪大了,不爱上网”,其实他应该? ()

A、应该抽空看看,了解民情民意

B、干好手头工作就行

C、老同志不爱上网,情有可原


相似考题
更多“小明父亲是机关干部,对于网上信息,他总是自称“年纪大了,不爱上网”,其实他应该? () ”相关问题
  • 第1题:

    小明痴迷网络游戏,父亲严控制他的上网时间,为电脑设置密码,小明趁父亲不在家,打开电脑试图解开密码。他点击密码出现提示,102308,183416,284532,405664,( ),该密码是按此规律排列的数列中最后一个数,问密码是:

    A.5467128
    B.547680
    C.506780
    D.5076128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特殊数列。
    第二步,数字变化无明显规律,考虑组合拆分,拆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10,18,28,40,数列变化趋势平缓,考虑做差,做差如图所示:

    差数列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12+2=14,所求项第一部分为40+14=54;
    第二部分:23,34,45,56,是公差为11的等差数列,所求项第二部分为56+11=67。
    第三部分:08,16,32,64,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所求项第三部分为64×2=128。
    则所求项为5467128。

  • 第2题:

    5、小明准备在大四的时候购买一辆汽车,他的父母都同意并支持他购买汽车。小明想要购买自己喜欢的宝马品牌的汽车,他的父亲认为他应该购买一辆运动型SUV汽车,他的母亲则认为他应该购买一辆性价比较高的日系车,最后小明选择了购买宝马品牌的中档SUV。该购买决策属于

    A.意见不一致的购买决策

    B.意见一致的购买决策

    C.折中的购买决策

    D.冲突的购买决策


    折中的购买决策

  • 第3题:

    小明准备在大四的时候购买一辆汽车,他的父母都同意并支持他购买汽车。小明想要购买自己喜欢的宝马品牌的汽车,他的父亲认为他应该购买一辆运动型SUV汽车,他的母亲则认为他应该购买一辆性价比较高的日系车,最后小明选择了购买宝马品牌的中档SUV。该购买决策属于

    A.意见不一致的购买决策

    B.意见一致的购买决策

    C.折中的购买决策

    D.冲突的购买决策


    B

  • 第4题:

    小明,9岁,现在是北京某农民工子弟学校的三年级新生。小明的父亲一直在北京打工,母亲也在他两岁的时候来到了北京。小明自小跟着爷爷奶奶在农村长大,平时很听话,课堂表现也很优秀,爷爷奶奶对他很是疼爱。母亲每年会回家探望小明几次,但父亲只有在春节时才回去。母亲很思念小明,并且觉得爷爷奶奶上了年纪,再一直照顾小明多有不便,应该将小明接到身边照顾。2012年8月,父母把小明接到了北京,并为他联系了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上三年级。
    小明来到北京后的第一个月,都是被反锁在家里看电视,因为父母白天都要工作,怕他自己在家不安全。上学后,因为小明的方言很严重,同学都排挤他,有些同学见他长得弱小就常欺负他。由于课程跟以往不同,课业方面他也总跟不上。慢慢地小明就变得郁郁寡欢,在家里不爱跟爸妈说话,在学校经常是上课睡觉,下课就躲在角落里,还经常逃学。只有偶尔跟爷爷奶奶讲电话时他才会高兴些,还总嚷嚷着要回去。一次,小明被同学欺负,他忍无可忍,抡起板凳打了对方。学校老师向小明父母反映了情况,父亲很生气,当时就打了他,小明哭着喊着要回去找爷爷奶奶,母亲看着很心疼。父亲骂他没出息,还要把他送回去。母亲舍不得儿子离开,她知道小明是在来到这里后才改变的,但她不知道怎样帮助儿子适应这里的生活,着急、苦闷之余,经同事介绍找到社工小张,并向其求助。社工小张了解了小明的基本情况后,决定采用儿童个案工作的方法帮助小明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儿童的心理特点有哪些
    2.根据材料说明小明有哪些方面的困境
    3.从学校和家庭层面出发,社工应该为小明提供哪些服务


    答案:
    解析:
    1.儿童的心理特点有:
    (1)发展性。小明才9岁,正处于初始社会化阶段,还需要学习更多社会和生活的知识与规范。
    (2)依恋性。小明自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早已形成对他们的依恋关系。转入北京后,没能及时跟父母建立起新的依恋关系,导致情感孤独。
    (3)可塑性。儿童的心理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处的环境。城乡环境的急剧变化,使得小明难以适应新的环境。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和不安,导致他产生抵触心理和防御行为。
    2.小明的困境有:
    (1)个人方面。小明还不能适应新环境,主要包括对城市环境的不熟悉、语言方面的不适应、城市生活的不习惯。
    (2)家庭方面。小明面对亲子关系不调的问题。小明父亲常责骂小明,使得父子之间关系紧张。
    (3)学校方面。一方面城乡课程进度的不同,导致小明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另一方面,小明不能很好地融入班级生活,没有建立起良好的伙伴关系。
    3.社工应该为小明提供的服务包括:
    (1)家庭方面。①采用个案辅导的方法,通过真诚、接纳和尊重等技巧,与小明建立起良好的专业关系,帮助小明表达心声、宣泄情绪。通过互动帮助小明学习一些人际沟通和交流的技巧,并鼓励小明学习和练习说普通话。②向小明的父母澄清小明的问题,小明现在的表现实际上是对不能适应的新环境的对抗,以求得到重回老家的结果。因此,鼓励家长给予小明更多的耐心和关怀,给予他精神上的爱和支持。此外,鼓励家长利用周末的时间带小明去城里好玩的地方放松,以增加小明对城市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其对城市的认同和归属感。
    (2)学校方面。①社会工作者向班主任老师介绍小明的情况,赢得班主任的理解和支持,请老师给予小明生活上的关心和课业上的辅导,帮助小明追赶学习的进度。②向班主任倡导开展多元的课外小组活动,并鼓励小明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寻找快乐和自信,并建立与同学之间的亲密关系。

  • 第5题:

    我A去B李白宿舍的时候,他C在D上网。(总是)

    A.我(总是)去李白宿舍的时候,他在上网。

    B.我去(总是)李白宿舍的时候,他在上网。

    C.我去李白宿舍的时候,他(总是)在上网。

    D.我去李白宿舍的时候,他在(总是)上网。


    我 去 李白宿舍的时候,他 (总是) 在 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