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交通民警在执勤时,发现一辆违法停放的机动车,机动车驾驶人不在现场,他应当在机动车侧门玻璃粘贴违法停车告知单,并采取拍照或者录像方式固定相关证据。()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题目
某交通民警在执勤时,发现一辆违法停放的机动车,机动车驾驶人不在现场,他应当在机动车侧门玻璃粘贴违法停车告知单,并采取拍照或者录像方式固定相关证据。()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相似考题
更多“某交通民警在执勤时,发现一辆违法停放的机动车,机动车驾驶人不在现场,他应当在机动车侧门玻璃粘贴违法停车告知单,并采取拍照或者录像方式固定相关证据。() ”相关问题
  • 第1题:

    B市的张女士在H区将私家车停在马路边,到饭店吃饭,饭后发现车上有一张“停车记录告知单”。张女士不明白这张“告知单”是什么,通过网络查阅,得到如下信息:B市从2011年4月1日起,交通协管员发现机动车未在道路停车泊位内停放的,按规定须填写两份单子:一份是《B市交通协管员道路停车记录告知单》,简称《告知单》;一份是《B市交通协管员道路停车记录报告单》,简称《报告单》。交通协管员在违章车辆前车门的玻璃上粘贴《告知单》后,通过相机或摄像记录停车事实,将《报告单》和图像视频资料报告交管部门,由交警审核确认属于违法停放机动车行为的,交管部门将会对违法行为人处以20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并邮寄信函将违法行为告知机动车所有人。驾驶人收到《告知单》后,可以在24小时后登录交管部门对外网站查询是否属于违法停放机动车行为。
    对交通协管员贴《告知单》的行为,从行政法律关系的角度判断正确的是:


    A.协管员是行政主体
    B.张女士是行政相对人
    C.这是一种外部的行政法律关系
    D.协管员是受委托实施行政行为的个人

    答案:B,C
    解析:
    行政主体是指享有行政职权,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独立承担责任的组织。所以A选项说法错误。根据我国相关法规,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处罚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执法机构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交通警察是具体的执法者,是国家的公职人员。交通协管员是从社会招募的协助交通警察执法的工作人员,不属于国家公职人员范畴,而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所作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本材料中交通协管员贴《告知单》的行为不属于行政行为,所以D选项说法错误。

  • 第2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B市的张女士在H区将私家车停在马路边,到饭店吃饭,饭后发现车上有一张“停车记录告知单”。张女士不明白这张“告知单”是什么,通过网络查阅,得到如下信息:B市从2011年4月1日起,交通协管员发现机动车未在道路停车泊位内停放的,按规定须填写两份单子:一份 是《B市交通协管员道路停车记录告知单》,简称《告知单》;一份是《B市交通协管员道路停车记录报告单》,简称《报告单》。交通协管员在违章车辆前车门的玻璃上粘贴《告知单》后,通过相机或摄像记录停车事实,将《报告单》和图像视频资料报告交管部门,由交警审核确认属于违法停放机动车行为的,交管部门将会对违法行为人处以20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并邮寄信函将违法行为告知机动车所有人。驾驶人收到《告知单》后,可以在24小时后登录交管部门对外网站查询是否属于违法停放机动车行为。
    如果张女士仅在交管部门的网站上查询到属于违法停放机动车行为和罚款200元的情况,但没有收到罚款2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则:

    A.张女士可以申请复议
    B.张女士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C.张女士应当向公安局查询
    D.罚款200元的决定不具有效力

    答案:D
    解析:
    《行政处罚法》第39条规定,行政机关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应当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第40条规定,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七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第3条规定,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本题中没有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所以处罚是无效的。故本题答案选D。

  • 第3题:

    交通警察对机动车驾驶员不在场的违法停放机动车行为,应当在机动车()粘贴违法停车告知单并采取拍照或者录像方式固定相关证据。

    A.驾驶室侧门玻璃

    B.前挡风玻璃

    C.副驾驶室侧门玻璃

    D.后挡风玻璃


    在机动车侧门玻璃或者摩托车座位上粘贴违法停车告知单,并采取拍照或者录像方式固定相关证据。

  • 第4题:

    B市的张女士在H区将私家车停在马路边,到饭店吃饭,饭后发现车上有一张“停车记录告知单”。张女士不明白这张“告知单”是什么,通过网络查阅,得到如下信息:B市从2011年4月1日起,交通协管员发现机动车未在道路停车泊位内停放的,按规定须填写两份单子:一份是《B市交通协管员道路停车记录告知单》,简称《告知单》;一份是《B市交通协管员道路停车记录报告单》,简称《报告单》。交通协管员在违章车辆前车门的玻璃上粘贴《告知单》后,通过相机或摄像记录停车事实,将《报告单》和图像视频资料报告交管部门,由交警审核确认属于违法停放机动车行为的,交管部门将会对违法行为人处以20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并邮寄信函将违法行为告知机动车所有人。驾驶人收到《告知单》后,可以在24小时后登录交管部门对外网站查询是否属于违法停放机动车行为。
    如果张女士仅在交管部门的网站上查询到属于违法停放机动车行为和罚款200元的情况,但没有收到罚款2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则:


    A.张女士可以申请复议
    B.张女士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C.张女士应当向公安局查询
    D.罚款200元的决定不具有效力

    答案:D
    解析:
    《行政处罚法》第39条规定,行政机关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应当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第40条规定,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七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第3条规定,没有法定依据或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本题中没有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所以处罚是无效的。故本题答案选D。

  • 第5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B市的张女士在H区将私家车停在马路边,到饭店吃饭,饭后发现车上有一张“停车记录告知单”。张女士不明白这张“告知单”是什么,通过网络查阅,得到如下信息:B市从2011年4月1日起,交通协管员发现机动车未在道路停车泊位内停放的,按规定须填写两份单子:一份 是《B市交通协管员道路停车记录告知单》,简称《告知单》;一份是《B市交通协管员道路停车记录报告单》,简称《报告单》。交通协管员在违章车辆前车门的玻璃上粘贴《告知单》后,通过相机或摄像记录停车事实,将《报告单》和图像视频资料报告交管部门,由交警审核确认属于违法停放机动车行为的,交管部门将会对违法行为人处以20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并邮寄信函将违法行为告知机动车所有人。驾驶人收到《告知单》后,可以在24小时后登录交管部门对外网站查询是否属于违法停放机动车行为。
    对交通协管员贴《告知单》的行为,从行政法律关系的角度判断正确的是:

    A.协管员是行政主体
    B.张女士是行政相对人
    C.这是一种外部的行政法律关系
    D.协管员是受委托实施行政行为的个人

    答案:B,C
    解析:
    行政主体是指享有行政职权,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独立承担责任的组织。所以A选项说法错误。根据我国相关法规,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处罚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执法机构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交通警察是具体的执法者,是国家的公职人员。交通协管员是从社会招募的协助交通警察执法的工作人员,不属于国家公职人员范畴,而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所作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本材料中交通协管员贴《告知单》的行为不属于行政行为,所以D选项说法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