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故后的信息传递和上报要及时,描述要准确。() ”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落实重大事项和突发事件报告过程中,要坚持()原则。

    A、及时

    B、准确

    C、保密

    D、逐级上报


    参考答案:C

  • 第2题: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上报时()。

    A.隐瞒

    B.谎报

    C.缓报

    D.夸大


    参考答案:ABC

  • 第3题: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志愿者若遇到突发情况要沉着应对,积极进行自救和现场互助脱险,维护好自身安全,并及时上报突发事件信息,防止突发事件扩大。


    应急指挥机构

  • 第4题:

    火灾统计要()。

    A.真实准确、上报及时,无瞒报、漏报

    B.真实准确、上报及时

    C.真实准确,无瞒报、漏报

    D.上报及时,无瞒报、漏报


    参考答案:A

  • 第5题:

    某日,某段高速公路上发生特大危化品燃爆事故。14:45事故发生;14:49市公安局接到报警后,立即进行任务分派,并上报市政府;16:34市应急办第一次将信息报送省政府;事发一周内,市事故现场救援指挥部向省政府报告信息21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结合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突发事件信息不得迟报、漏报
    B.有关部门应根据事态的发展随时报送最新信息
    C.突发事件信息应由公安机关首次上报
    D.有关部门应当先确认信息准确无误后再上报

    答案:A,B,D
    解析:
    本题考察信息上报。《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十九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上级人民政府报送突发事件信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通报突发事件信息。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和信息报告员应当及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突发事件信息。有关单位和人员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因此A项、D项正确。
    第四十七条:发布突发事件警报的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事态的发展,按照有关规定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并重新发布。因此B项正确。
    第七条: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负责。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并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突发事件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不能消除或者不能有效控制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的,应当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采取措施,统一领导应急处置工作。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的,从其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积极配合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首次上报突发事件信息应由地方政府上报,因此C项说法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B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