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否B、是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利用互联网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犯罪,是指利用互联网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第7题:
关于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表述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第8题:
美国产品责任法中所谓自担风险是指()
第9题:
下列关于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第10题:
2000年8月21日晚11时,原告徐某乘坐被告付某驾驶的出租车(车主为被告阔达公司)前往自己的住所。行车途中,原告的癫痫病突然发作,付某见状将其拖下车,弃于路旁,开车离去。原告认为,被告未能善意履行其基于旅客运输合同应负的义务,在原告发病时,置其生命、财产安全于不顾,将其像一件物品一样,扔下出租车,给其造成了精神损害及心灵创伤,故要求被告赔偿损失。被告不同意原告的主张。对此,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第11题:
下列关于声誉风险的说法,错误的是()。
第12题:
原告知道危险也甘愿将自己置身于这种危险或风险的境地
原告已经知道产品有缺陷或带有危险性
由于原告甘愿冒风险而使自己受到损害
原告自己的疏忽而使自身遭到损害
违反担保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通过在公共网站上发信息,凭空编造并借助互联网广泛地扩散传播与真实情况不符的虚伪事实,以达到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目的属于()。
第18题:
传统上认为,被告是否对原告承担过失侵权责任,要看()。
第19题:
声誉风险事件是指已被媒体获悉或报道的,可能或已经对建设银行形象、声誉、品牌价值造成负面影响或损害的事件。()
第20题:
以下关于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表述中,哪个选项排列组合是正确的?①原告资格是充当行政诉讼原告所应具备的条件;②有原告资格的人一定而且也只能是原告;③原告资格要求起诉人必须具备民事主体资格,具有完全的民事权利能力;④原告资格要求起诉人必须是其主张权益的享有主体,我国行政诉讼不存在他人诉讼和公益诉讼;⑤原告资格要求起诉人所受具体行政行为的侵害必须是已经发生的损害。()
第21题:
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
第22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下列关于在行政赔偿案件中的举证责任说法正确的是()。
第23题:
违反担保
原告自己的疏忽而使自身遭到损害
原告已经知道产品有缺陷或带有危险性
原告知道危险也甘愿将自己置身于这种危险或风险的境地
由于原告甘愿冒风险而使自己受到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