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 24~26 小题。
第 24 题 在这段话中,孟子提出了哪些实行王道仁政的主要措施?
第2题:
下列作品中,通篇采用寓言形式说理的是( )
A.《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B.《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C.《庄子·秋水》
D.《礼记·大同》
第3题:
归纳《寡人之于国也》的层次内容。
第4题:
《寡人之于国也》一文的论证方法是()。
第5题:
“五十步笑百步”的典故出自于()。
第6题:
下列议论文中,其文体属于”语录体”的是()。
第7题: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认为,为了使“民加多”,而且“天下之民至焉”,君王应持的正确态度是()
第8题:
第9题:
《季氏将伐颛臾》
《寡人之于国也》
《论快乐》
《论毅力》
第10题:
第11题: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王好战
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
第12题:
《论语》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左传》
《秋水》
第13题:
下列作品中使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说理方法的作品是( )
A.《庄子·秋水》
B.李斯《谏逐客书》
C.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D.李密《陈情表》
第14题:
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说明什么问题?
第15题: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一文论证的基本特点是()。
第16题: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寡人之于国也》)句中“黎民”是什么意思?
第17题:
概括《寡人之于国也》所体现的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
第18题: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句中“兵也”意思是()。
第19题:
判断对句中词语的解释是否正确。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走:使„„走。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是兵士
是武力
是兵器
是武士
是军队
第23题:
比较论证
连锁推理
对比论证和连锁推理
类比论证和连锁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