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大同书》中提出致刑措、达大同的最根本方法在于()
A.设议院
B.开国会
C.去九界
D.行立宪
第2题: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的大同世界即是“公羊三世”里的()
A.升平世
B.据乱世
C.太平世
D.小康世
第3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过渡时期所有制结构的根本区别是( )。
A.所有制的种类不同
B.所有制的作用不同
C.公有制的地位不同
D.国家对私有经济的政策不同
第4题:
A.精神文明建设
B.物质文明建设
C.工作效率
D.工作数量与质量
E.社会稳定方面
第5题:
A.社区成员素质的全面提高
B.居民群众的需要
C.社区居民精神文明建设
D.社区居民物质文明建设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孔子认为“大同”与“小康”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
第9题:
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说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关系的有()
第10题:
关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第11题:
第12题: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搞好了明建设自然就搞好了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互相促进、互为条件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要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物质文明建设的智力支持和思想动力
第13题:
我国现阶段全民所有制采取( )
A.部门所有制形式 B.集体所有制形式
C.国家所有制形式 D.行业所有制形式
第14题:
在儒家政治理想中,逊于“大同”社会的是( )
A.小康社会
B.大道社会
C.春秋社会
D.战国社会
第15题:
A.设立的目的不同
B.成立的基础不同
C.设立准则不同
D.法律形式不同
第16题:
A.自发论,认为物质文明搞好了,自发地会带动精神文明发展
B.两手论,认为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C.先后论,认为应该先搞好物质文明,然后,再抓精神文明建设问题
D.代价论,认为物质文明的建设是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的
E.主次论,认为应该以物质文明建设为主,精神文明建设为辅
第17题:
康有为尊孔子为“托古改制”的教主的文章是()。
A.《孔子改制考》
B.《新学伪经考》
C.《大同书》
D.《天演论》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简述孔子的“大同”和“小康”社会。
第21题:
孔子所认为“大同”、“小康”,其二者最本质的区别是()。
第22题:
物质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人事制度
所有制形式
第23题:
人事制度
物质文明
所有制形式
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