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气能摄血 气对血液的统摄作用,使血液正常循行于脉管之中,而不逸出脉外。如果气虚不能统摄血液,则可以导致各种出血病证,称为“气不摄血”。治疗时,必须用补气摄血的方法,以达止血的目的。血为气之母,是指血是气的载体,并给气以充分的营养,概括为血能载气和血能生气。由于气的活力很强,易于逸脱,所以气必须依附于血和津液,方能存在于体内,气不能离开血液而自行存在。如果气失去依附,则浮散无根而发生气脱。因此,血虚者,可以进一步引起气虚;血脱者,气亦随脱。在治疗大出血时,往往采用益气固脱之法,其机理亦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