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女,38岁,月经40天左右一次,色暗有块,经行不畅,小腹胀痛,舌暗苔薄白,脉弦。其针灸取穴为( )。
A.气海、三阴交、太冲、太溪
B.气海、三阴交、脾俞、足三里
C.气海、三阴交、关元、归来
D.气海、三阴交、血海、太冲
E.气海、三阴交、肾俞、足三里
第1题:
患者女,36岁。经行下腹部胀痛,兼有乳房胀痛,经行不畅,量少色暗;夹有瘀块,脉弦细,苔薄黄。针灸取穴的治则是
A、疏肝解郁,行气活血,取任脉、足厥阴、足阳明之穴
B、补益脾肾,取足太阴脾经和足少阴肾经之穴
C、调补气血,温养冲任,取任脉、督脉之穴
D、补益肝脾,取足太阴脾经和足厥阴肝经之穴
E、以上说法都不对
第2题:
A、气海 三阴交 太冲 太溪
B、气海 三阴交 脾俞 足三里
C、气海 三阴交 关元 归来
D、气海 三阴交 血海 太冲
E、气海 三阴交 肾俞 足三里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某患者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排出不畅,伴有小腹胀痛,乳胀胁痛,精神抑郁,舌正常或稍暗,脉弦涩,选择中成药()
第7题: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经期延长血瘀证的主症()
第8题:
疏肝解郁,行气活血,取任脉、足厥阴、足阳明之穴
补益脾肾,取足太阴脾经和足少阴肾经之穴
调补气血,温养冲任,取任脉、督脉之穴
补益肝脾,取足太阴脾经和足厥阴肝经之穴
以上说法都不对
第9题:
气海、三阴交、太冲、太溪
气海、三阴交、脾俞、足三里
气海、三阴交、关元、归来
气海、三阴交、血海、太冲
气海、三阴交、肾俞、足三里
第10题:
肉桂
艾叶
牡丹皮
川芎
青皮
第11题:
肉桂
艾叶
牡丹皮
川芎
青皮
第12题:
气滞血瘀
阳虚内寒
瘀血阻络
寒滞肝脉
寒凝气滞
第13题:
某女,38岁,月经40天左右一次,色暗有块,经行不畅,小腹胀痛,舌暗苔薄白,脉弦。其针灸取穴为
A.气海、三阴交、太冲、太溪
B.气海、三阴交、脾俞、足三里
C.气海、三阴交、关元、归来
D.气海、三阴交、血海、太冲
E.气海、三阴交、肾俞、足三里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患者经期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经行不畅,月经色紫黯、有块,舌质紫暗,脉弦。治疗应选用()
第18题:
患者女,36岁。经期延后,乳房胀痛,经行不畅,量少色暗;夹有瘀块,脉弦细,苔薄黄。针灸取穴的治则是()。
第19题:
患者月经量少,色暗有块,小腹胀痛,血块排出后胀痛减轻;舌紫暗,有瘀斑,脉沉弦。其证候是()
第20题:
产后恶露过少血瘀证
产后血晕血瘀证
产后腹痛血瘀证
产后胁痛血瘀证
以上均非
第21题:
气海三阴交太冲太溪
气海三阴交脾俞足三里
气海三阴交关元归来
气海三阴交血海太冲
气海三阴交肾俞足三里
第22题:
气海、三阴交、太冲、太溪
气海、三阴交、脾俞、足三里
气海、三阴交、关元、归来
气海、三阴交、血海、太冲
气海、三阴交、肾俞、足三里
第23题:
血府逐瘀汤
少腹逐瘀汤
膈下逐瘀汤
桃红四物汤
柴胡疏肝散
第24题:
气虚
气滞
血虚
血瘀
气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