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患者带下赤白,质稍黏,无臭,阴部灼热,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其治法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145 ~146题共用备选答案)

    A.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B.温肾培元,固涩止带

    C.益肾滋阴,清热止带

    D.清利湿热止带

    E.清热解毒止带

    145.患者带下量多,色黄,质黏腻,有臭气,胸闷口腻,舌苔黄腻,脉濡数。其治法是

    146.患者带下赤白,质稍黏,无臭,阴部灼热,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其治法是


    正确答案:D,C

    145.[解析]本题答案选择D。根据带下的量、色、质、味,以及全身症状和舌脉,来辨寒、热、虚、实。带下有臭气为实证;湿毒证带下特点为赤白相兼,或五色杂下,或如脓,有恶臭等,故应选择D。

    146.[解析]本题答案选择C。带下无臭气为虚证,故D、E不可选。本题辨证为肾阴虚证,A针对脾虚证而言,B针对肾阳虚证而言,均不正确。唯有C与本题证候相符。

  • 第2题:

    患者带下赤白,质稍黏,无臭,阴部灼热,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其治法是

    A.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B.温肾培元,固涩止带

    C.益肾滋阴,清热止带

    D.清利湿热止带

    E.清热解毒止带


    正确答案:C
    带下无臭气为虚证,故D、E不可选。本题辨证为肾阴虚证,A针对脾虚证而言,B针对肾阳虚证而言,均不正确。唯有C与本题证候相符。

  • 第3题:

    下列哪项不是肾阴虚型带下病主症

    A.带下赤白,质稍黏无臭,阴部灼热
    B.头晕目眩,两颧潮红
    C.舌红少苔,脉细略数
    D.腰酸如折,夜尿清长
    E.五心烦热,失眠多梦

    答案:D
    解析:

  • 第4题:

    (141~142题共用备选答案)

    A.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B.温肾培元,固涩止带

    C.益肾滋阴,清热止带

    D.清利湿热止带

    E.清热解毒止带

    141.患者带下量多,色黄,质黏腻,有臭气,胸闷口腻,舌苔黄腻,脉濡数.其治法是

    142.患者带下赤白,质稍黏,无臭,阴部灼热,头晕耳呜,舌红少苔,脉细数.其治法是


    正确答案:D,C

    141.[解析]带下有臭气为实证,故A、B、C均不可选;湿毒证带下特点为赤白相兼,或五色杂下,或如脓,有恶臭等与本题不符,故应选择D而非E。

    142.[解析]带下无臭气为虚证,故D、E不可选。本题辨证为肾阴虚证,而A是针对脾虚证而言,B是针对肾阳虚证而言,均不正确。唯有C与本题证候相符。

  • 第5题:

    患者带下赤白,质稍黏,无臭,阴部灼热,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其治法是

    A. 脾益气,升阳除湿
    B. 温肾培元,固涩止带
    C. 益肾滋阴,清热止带
    D. 清利湿热止带
    E. 清热解毒止带

    答案:C
    解析:
    患者带下量多为主症,诊断为带下过多;阴虚生内热,则阴部灼热感,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是肾阴虚之征,因此应当益肾滋阴,清热止带(C对)。健脾益气,升阳除湿以治疗带下过多脾阳虚证(A错)。温肾培元,固涩止带以治疗带下过多肾阳虚证(B错)。清热利湿止带以治疗带下过多湿热下注证(D错)。清热解毒止带以治疗带下过多热毒蕴结证(E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