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0岁。半年来出现腹泻,4~6次/日,呈脓血便,伴里急后重,排便后腹痛有所缓解。查体:左下腹压痛。行结肠镜检查示:乙状结肠、直肠黏膜充血,散在浅溃疡。目前治疗首选的药物是A、柳氮磺吡啶B、泼尼松C、甲硝唑D、庆大霉素E、免疫抑制剂

题目
患者女,40岁。半年来出现腹泻,4~6次/日,呈脓血便,伴里急后重,排便后腹痛有所缓解。查体:左下腹压痛。行结肠镜检查示:乙状结肠、直肠黏膜充血,散在浅溃疡。目前治疗首选的药物是

A、柳氮磺吡啶

B、泼尼松

C、甲硝唑

D、庆大霉素

E、免疫抑制剂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女,40岁。半年来出现腹泻,4~6次/日,呈脓血便,伴里急后重,排便后腹痛有所缓解。查体:左下腹压痛。行结肠镜检查示:乙状结肠、直肠黏膜充血,散在浅溃疡。目前治疗首选的药物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女,30岁。间断下腹痛伴腹泻2年,每日排便4~6次,为糊状便,偶见脓血,便后疼痛可自然缓解,无里急后重。结肠镜检查见肠黏膜血管纹理模糊、充血水肿,部分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该患者腹泻的机制主要是

    A.肠内容物渗透压高,导致小肠渗透性腹泻

    B.炎性大肠黏膜对水钠吸收减少

    C.病变肠段炎症渗出、蠕动增强

    D.大肠黏膜对Na+吸收减少


    正确答案:B
    解析:根据结肠镜检查结果,本例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绝大多数有腹泻,腹泻主要与炎症导致大肠黏膜对水、钠吸收障碍及结肠运动失常有关。C为克罗恩病的腹泻机制。

  • 第2题:

    患者男,32岁。慢性腹泻3年,近来出现排便频繁,呈脓血便,伴里急后重,排便后腹痛有所缓解。查体:左下腹压痛。行结肠镜检查示:乙状结肠、直肠黏膜充血,散在浅溃疡。考虑可能的诊断是

    A.胃肠炎
    B.溃疡性结肠炎
    C.炎性肠病
    D.阿米巴痢疾
    E.肠易激惹综合征

    答案:B
    解析:

  • 第3题:

    男性,43岁,腹痛、腹泻半年余,大便4~6次/日,常有脓血便及里急后重,便后腹痛多可缓解,伴消瘦等,反复查粪便常规以红细胞、白细胞及巨噬细胞为主要异常,结肠镜检查见乙状结肠末端黏膜充血,散在浅溃疡。该患者的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慢性细菌性痢疾
    B.肠易激综合征
    C.克罗恩病
    D.结肠癌
    E.溃疡性结肠炎

    答案:E
    解析:

  • 第4题:

    男性,43岁,腹痛、腹泻半年余,大便4~6次/日,常有脓血便及里急后重,便后腹痛多可缓解,伴消瘦等,反复查粪便常规以红细胞、白细胞及巨噬细胞为主要异常,结肠镜检查见乙状结肠末端黏膜充血,散在浅溃疡。该患者的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慢性细菌性痢疾

    B、肠易激综合征

    C、克罗恩病

    D、结肠癌

    E、溃疡性结肠炎


    参考答案:E

  • 第5题:

    患者女,40岁。半年来出现腹泻,4~6次/日,呈脓血便,伴里急后重,排便后腹痛有所缓解。查体:左下腹压痛。行结肠镜检查示:乙状结肠、直肠黏膜充血,散在浅溃疡。目前治疗首选的药物是

    A.柳氮磺吡啶
    B.泼尼松
    C.甲硝唑
    D.庆大霉素
    E.免疫抑制剂

    答案:A
    解析:
    该患者诊断为中型溃疡性结肠炎,所以首选治疗药物为氨基水杨酸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