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发生后,医疗机构在医疗救治中为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应当( )
第1题:
第2题:
医疗卫生机构在突发事件中的作法,不正确的是()。
第3题:
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当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或者印发次生事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及时将受伤人员送往医疗机构救治,支付医疗费用。
第4题:
医疗机构在发现或获知药品(含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当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同时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最迟不得超过()小时。
第5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后,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等应急物资的生产、供应,负责部门不包括?()
第6题:
接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致病人员,医疗卫生机构内应当采取卫生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第7题:
突发事件发生后,医疗机构在医疗救治中为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应当()
第8题: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和完善传染病医疗救治服务网络的建设,指定具备传染病救治条件和能力的医疗机构承担传染病救治任务,或者根据传染病救治需要设置传染病医院
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建筑设计和服务流程,应当符合预防传染病医院感染的要求。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对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对按照规定一次使用的医疗器具,应当在使用后予以销毁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传染病医疗救治能力
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第9题: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具备相应条件和能力的医疗机构承担传染病救治任务
传染病患者使用的医疗器具,应当在使用后予以销毁
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建筑设计和服务流程,应当符合预防院内交叉感染的要求
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医疗机构应当对传染病患者实行医疗救治和现场救援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传染病救治条件和能力的医疗机构
普通疾病救治条件和能力的医疗机构
重大疾病救治条件和能力的医疗机构
三乙以上资质的医疗机构
第13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4题:
医疗机构不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时,应当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诊疗,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医疗机构。
第15题:
在医院物业管理中,要严格遵守()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和二次污染。
第16题: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十七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和医院感染的暴发,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采取有效的处理和控制措施,积极救治患者。
第17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后,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等应急物资的运送由()、()、()部门负责。
第18题:
在急性群体化学品中毒患者的分级管理中,重度中毒患者应当转往哪里?()
第19题:
采取应急技术指导
采取卫生防护措施
保证医疗器械供应
及时供应药品
及时治疗病患者
第20题:
国务院有关部门
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有关部门
医疗机构
第21题:
医疗机构应当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和接诊治疗
医疗机构应当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原始病历记录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医疗机构应当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第22题:
采取应急技术指导
采取卫生预防措施
保证医疗器械供应
及时供应药品
及时治疗病患者
第23题:
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建筑设计和服务流程,应当符合预防传染病医院感染的要求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对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消毒
医疗机构应当对按照规定一次使用的医疗器具,应当在使用后予以销毁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传染病医疗救治能力
医疗机构应当对发生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场所或者该场所内的特定区域的人员实施隔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