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岩的特点是
A.乳块肿痛,皮色微红,按后痛甚
B.乳块皮肉相连,溃破脓稀薄
C.乳块呈卵圆形,表面光滑,推之活动
D.乳块质地较软,月经后缩小
E.肿块高低不平,质硬,推之不动
第1题:
乳癖的特点是
A.乳房肿痛,皮色微红,按后痛甚
B.肿块皮肉相连,溃破脓稀薄如痰
C.肿块表面光滑,推之活动,伴有压痛
D.肿块质地较软,月经后缩小
E.肿块高低不平,质硬,推之不动
第2题:
患者,女,25岁,产后23d,乳汁排出不畅,乳房局部疼痛,肿胀,结块直径2cm,皮色微红,身冷,发热,头痛骨楚,食欲不振。诊断考虑
A.乳发
B.乳癣
C.乳痨
D.乳痈
E.乳核
第3题:
乳岩的特点是
A.乳块质地较软.月经后缩小
B.乳块皮肉相连.溃破脓稀薄
C.乳块肿痛,皮色微红,按后痛甚
D.乳块呈卵圆形.表面光滑,推之活动
E.肿块高低不平.质硬,推之不动
第4题:
乳痈溃后乳汁自疮口溢出会形成
A.乳衄
B.乳漏
C.袋脓
D.乳痨
E.传囊乳痈
第5题:
A.乳块质地较软,月经后缩小
B.乳块皮肉相连,溃破脓稀薄
C.晚期溃烂,凹如泛莲
D.乳块肿痛,皮色微红,按后痛甚
E.乳块呈卵圆形,表面光滑,推之活动
第6题:
某患者乳房部焮红漫肿极甚,疼痛难忍,毛孔深陷,恶寒发热,3天后皮肤湿烂,变为色黑腐烂的溃面。应首先考虑是什么病
A.外吹乳痈
B.乳疽
C.乳发
D.内吹乳痈
E.非哺乳期乳痈
第7题:
患者产后一个月出现右乳肿胀疼痛,伴全身恶寒发热,查体:体温38.7℃,右乳房明显肿大,皮色微红,无波动感。应诊断为。
A.乳痈
B.乳核
C.乳痨
D.乳癣
E.乳岩
第8题:
第9题:
乳中肿块形如鸡卵,皮色不变,质地坚实,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很易推动,虽经年累月,亦不会溃破,多考虑为()。
第10题:
某患者乳房部焮红漫肿极甚,疼痛难忍,毛孔深陷,恶寒发热,3天后皮肤湿烂,变为色黑腐烂的溃面。应首先考虑是什么病()
第11题:
关于“传囊之变”的意义,以下正确的是()
第12题:
乳块肿痛,皮色微红,按后痛甚
乳块皮肉相连,溃破脓稀薄如痰
乳块呈卵圆形,表面光滑,推之活动
乳块质地较软,月经后缩小
肿块高低不平,质硬,推之不动
第13题:
关于“传囊之变”的意义,正确的是( )
A.乳岩发生远处转移
B.乳岩直接蔓延,侵及周围器官
C.乳痨之肿块窜延胸胁,破流稀脓白汁而内实相通
D.乳痈失治,脓出不畅,身热不适,肿痛不消,脓液窜及其他乳络
E.乳发正虚邪盛,毒邪内攻
第14题:
年轻女性患者,产后20天,乳汁排出不畅,乳房局部疼痛,肿胀,结块直径2cm,皮色微红,身冷发热,头痛骨楚,食欲不振,诊断为( )
A.乳痈
B.乳痨
C.乳核
D.乳发
E.乳癖
第15题:
乳中肿块形如鸡卵,皮色不变,质地坚实,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很易推动,虽经年累月,亦不会溃破,多考虑为( )。
A.乳痨
B.乳核
C.乳癖
D.乳衄
E.乳岩
第16题:
乳痈溃后脓液波及其他乳络会形成
A.乳衄
B.乳漏
C.袋脓
D.乳痨
E.传囊乳痈
第17题:
A、乳块质地较软,月经后缩小
B、肿块高低不平,质硬,推之不动
C、乳块肿痛,皮色微红,按之不痛
D、乳块皮肉相连,溃破脓稀薄如痰
E、质地中等或质硬不坚,活动度好,大多伴有压痛
第18题:
A、乳痈初起,红肿疼痛
B、乳痈初起,尚未成脓
C、乳痈脓成,尚未溃破
D、乳痈脓成,已经溃破
E、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时
第19题:
乳癖的特点是
A.乳块肿痛,皮色微红,按后痛甚
B.乳块皮肉相连,溃破脓稀薄如痰
C.乳块呈卵圆形,表面光滑,推之活动
D.乳块质地较软,月经后缩小
E.肿块高低不平,质硬,推之不动
第20题:
第21题:
乳岩的特点是()
第22题:
某女,乳房有结块已数月,近来结块处皮色转微红,隐隐作痛,肿块变软,按之应指,伴潮热颧红,盗汗乏力,食少消瘦、舌红、苔黄、脉细数。其诊断为()。
第23题:
乳块肿痛,皮色微红,按后痛甚
乳块皮肉相连,溃破脓稀薄如痰
乳块呈卵圆形,表面光滑,推之活动
乳块质地较软,月经后缩小
肿块高低不平,质硬,推之不动
第24题:
乳痨
乳核
乳癖
乳衄
乳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