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4岁,心悸,头晕,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弱。除用安神定惊之腧穴外,还应配
A.神门、心俞、巨阙
B.膈俞、脾俞、足三里
C.肺俞、尺泽、丰隆
D.脾俞、三焦俞、气海俞
E.肾俞、太溪、厥阴俞
第1题:
一患者不易入睡,睡而易醒,兼见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纳差神疲,面色无华,舌淡苔薄白,脉细数。治疗除主穴外,还应配伍
A、心俞、脾俞
B、心俞、肾俞
C、心俞、胆俞
D、公孙、足三里
E、丰隆、内庭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治疗胸闷气短,心悸汗出,形寒肢厥,腰酸乏力,面色淡白,唇甲色淡,舌淡胖有齿痕,苔白润,脉沉细。治疗除主穴外,应配()。
第6题:
患者,女,17岁。尚未初潮,面色少华,倦怠乏力,舌淡,苔薄,脉细。治疗除主穴外,还应用的腧穴是()
第7题:
患者智力低下,语言发育迟缓,四肢筋肉痿软,头项无力,神情呆滞,流涎不禁,舌淡,苔白,脉细弱。治疗除主穴外,还应选用的腧穴是()
第8题:
治疗心血不足之惊悸除用安神定惊之腧穴外,还应配()
第9题:
膈俞、脾俞、足三里、郄门、神门、心俞、巨阙
丰隆、足三里、心俞、郄门、神门
胆俞、脾俞、内关、神门、心俞、巨阙
脾俞、胃俞、三焦俞、神门、心俞
内关、丰隆、心俞、巨阙
第10题:
心俞、胆俞
心俞、肾俞
心俞、脾俞
公孙、足三里
丰隆、内庭
第11题:
心俞、胆俞
心俞、肾俞
心俞、脾俞
肝俞、间使
脾俞、胃俞
第12题:
脾俞、足三里
太溪、肾俞
合谷、太冲
气海、阴陵泉
膻中、膈俞
第13题:
患者,女,45岁。失眠2年,心悸健忘,面色无华,易汗出,纳差倦怠,舌淡,脉细弱。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心俞、厥阴俞、脾俞
B.心俞、肾俞、太溪、足三里
C.心俞、胆俞、大陵、丘墟
D.肝俞、间使、太冲
E.脾俞、心俞、足三里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女,50岁,平素体弱,胆小易惊,因突受惊吓致心悸不能自主,坐卧不安,头晕目眩,面苍白,舌淡,脉细弱。针灸取穴为().
第18题:
患者,女,45岁。失眠2年,多梦少寐,入睡迟,易惊醒,多疑善惊,气短头晕,舌淡,脉弦细。治疗除选取主穴外,应加用的腧穴是()。
第19题:
患者心悸不安,失眠,头晕乏力,舌淡,苔薄白,脉弱无力。治疗除主穴外,宜配用的腧穴是()
第20题:
公孙、内关、足三里
心俞、脾俞、足三里
丘墟、心俞、内关
太溪、心俞、肾俞
行间、侠溪、肝俞
第21题:
神门、心俞、巨阙
膈俞、脾俞、足三里
肺俞、尺泽、丰隆
脾俞、三焦俞、气海俞
肾俞、太溪、厥阴俞
第22题:
行间、侠溪
心俞、脾俞
心俞、胆俞
太溪、肾俞
足三里、内关
第23题:
膈俞、脾俞、足三里、郄门、神门、心俞、巨阙
丰隆、足三里、心俞、郄门、神门
胆俞、脾俞、内关、神门、心俞、巨阙
脾俞、胃俞、三焦俞、神门、心俞
内关、丰隆、心俞、臣阙
第24题:
心俞、脾俞
心俞、肾俞
心俞、胆俞
公孙、足三里
丰隆、内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