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氨苯蝶啶的利尿作用机制是( )。
第2题:
利尿作用与抗醛固酮活性有关的是
A、茵陈色原酮
B、泽泻醇
C、茯苓酸
D、茯苓素
E、猪苓多糖
第3题:
与猪苓利水渗湿相关的药理作用为利尿、保肝、抗肿瘤等。
第4题:
下列关于利尿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麻黄的利尿作用与其扩张肾血管使肾血流增加有关
B.茯苓的利尿作用与其所含钾盐有关
C.猪苓的利尿作用与抑制肾小管对电解质和水的重吸收有关
D.泽泻的利尿作用与其含有大量钾盐有关
E.桂枝、秦艽、枳实都有一定利尿作用
第5题:
猪苓利尿作用的机制主要是
A、增加肾小球滤过率
B、含较高量的钾盐
C、抗醛固酮作用
D、直接抑制K+-Na+交换
E、抑制肾小管对水和电解质的重吸收
第6题:
氢氯噻嗪的利尿作用机制是( )。
第7题:
第8题:
简述各类利尿药利尿作用机制。
(1)高效(强效)类,如呋喃苯胺酸,主要抑制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和皮质部对Cl-的主动重吸收和Na+的被动重吸收,肾脏稀释功能降低,另由于重吸收到髓质间液的Na+Cl-减少,髓质高渗状态降低,尿的浓缩功能受抑制,产生利尿作用。
(2)中效类如氢氯噻嗪,抑制髓袢升支皮质部的Cl-、Na+重吸收,降低肾脏的稀释功能,产生利尿作用。
(3)低效(弱效)类,如螺内酯、氨苯喋啶,抑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Na+-K+交换(前者对抗醛固酮,后者直接抑制交换)造成保钾排钠而产生利尿作用。
略
第9题:
试述茯苓、猪苓、泽泻利尿作用特点及作用机理。
第10题:
茯苓
茵陈
泽泻
猪苓
麻黄
第11题:
利尿
保肝
发汗
调节免疫功能
抗肿瘤
第12题:
泽泻
茯苓
猪苓
苦参
茵陈
第13题:
螺内酯的利尿作用机制是( )。
第14题:
利尿作用与抗醛固酮活性有关的药物是
A、茯苓
B、茵陈
C、泽泻
D、猪苓
E、麻黄
第15题:
猪苓利尿作用的机制是
A、拮抗醛固酮受体
B、抑制碳酸酐酶
C、增加心钠素的含量
D、增加肾血流量
E、抑制肾小管对水及电解质,特别是钠、钾、氯离子的重吸收
第16题:
猪苓的利尿作用机制是
A、拮抗醛固酮
B、拮抗抗利尿激素
C、抑制电解质的重吸收
D、渗透性利尿
E、增加肾小球滤过率
第17题:
具有利尿通淋作用的药物有
A.木通
B.牛膝
C.小蓟
D.猪苓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呋塞米利尿机制是(),氢氯噻嗪利尿机制是作用于(),螺内酯利尿机制作用于()。
第21题:
下列哪种药物的利尿作用与其抗醛固酮活性有关()
第22题:
拮抗醛固酮受体
抑制碳酸酐酶
增加心钠素的含量
增加肾血流量
抑制肾小管对水及电解质,特别是钠、钾、氯离子的重吸收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