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BCDE
更多“ 下列正确论述超滤法的是( )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哪种方法不能治理涂装废水()。

    • A、混凝法
    • B、生物治理法
    • C、吸收法
    • D、超滤膜治理法

    正确答案:C

  • 第2题:

    下列不属于除去药液或溶剂中热原的方法是()

    • A、吸附法
    • B、离子交换法
    • C、凝胶滤过法
    • D、超滤法
    • E、高温法

    正确答案:E

  • 第3题:

    关于超滤,说法正确的是()。

    • A、超滤具有脱盐功能
    • B、与微滤相比,超滤操作压力更低
    • C、超滤对于去除水中的细菌、病毒、胶体、大分子等微粒相当有效
    • D、超滤的膜孔径介于纳滤和反渗透之间

    正确答案:C

  • 第4题:

    下列不属于除去注射剂原液中鞣质方法的是()

    • A、明胶沉淀法
    • B、醇溶液调pH法
    • C、蒸馏法
    • D、聚酰胺吸附法
    • E、超滤法

    正确答案:C

  • 第5题:

    超滤法


    正确答案: 通过膜表面的微孔结构对物质进行选择性分离的水处理技术。

  • 第6题:

    论述反渗透、超滤、微孔过滤、纳米过滤的异同点。


    正确答案: 它们的特性论述如下:
    (1)反渗透法比其他的分离方法(如蒸发、冷冻等方法)有显著的优点:相态不变,无需加热,设备简单,效率高,占地小,操作方便,能量消耗少等。
    应用:如海水的脱盐,食品医药的浓缩,超纯水的制造,以及对微生物的分离控制等许多方面。
    (2)超滤:能截留相对分子质量在500以上的高分子的膜分离过程。
    优点:相态不变.无需加热,所用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小,能量消耗低。操作压力低,泵与管对材料要求不高等。
    反渗透法必须施加较高的压力,而超滤的操作压力较小。
    问题:与反渗透法相比,水通量大得多,其动力费用较大。和其他浓缩方法相比,通常只能浓缩到一定程度。
    (3)微孔过滤主要分离流体中尺寸为0.1—10um的微生物和微粒子。
    优点:膜厚度薄,孔径均一,空隙率高,滤速快,吸附少和无介质脱落。
    问题:膜性脆易碎,机械强度差,须把它衬贴在平滑的多孔支撑体上。
    应用:实验室中,主要用于微生物检测、微粒子检测。
    工业上,主要用于灭菌液体的生产;反渗透及超滤的前处理;电子工业中超纯水制造和空气过滤。
    (4)纳米过滤:是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300-1000相对分子质量物质的膜分离过程。
    特点:
    (1)能截留小分子的有机物,并可同时透析出盐,即集浓缩与透析为一体。
    (2)操作压力比反渗透低,因无机盐能通过。节约动力。

  • 第7题:

    反渗透法和超滤法具有的优点


    正确答案:优点:
    ①不需加热,可以在常温下进行分离或浓缩操作,故品质变化极小;
    ②在密封回路中进行操作,不受氧的影响;
    ③在不发生相的变化下进行操作,因此挥发性成分损失少;
    ④在操作中所需要的能量约为蒸发式浓缩法的l/17,是冻结浓缩法的1/2。从成品质量和节能方面看是有利的方法。

  • 第8题:

    填空题
    超滤法是利用分子分离的()方法。

    正确答案: 膜滤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下列精制方法中,常会使用到壳聚糖的是(  )。
    A

    水醇法

    B

    大孔树脂精制法

    C

    吸附澄清法

    D

    醇水法

    E

    超滤法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除去药液或溶剂中热原的方法是()
    A

    吸附法

    B

    离子交换法

    C

    凝胶滤过法

    D

    超滤法

    E

    高温法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除去注射剂原液中鞣质方法的是()
    A

    明胶沉淀法

    B

    醇溶液调pH法

    C

    蒸馏法

    D

    聚酰胺吸附法

    E

    超滤法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哪个不是热原的除去方法()
    A

    高温法

    B

    酸碱法

    C

    吸附法

    D

    渗透法

    E

    超滤法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膜分离当中,分离精度有小到大的排列正确的是()

    • A、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
    • B、反渗透<微滤<超滤<纳滤
    • C、纳滤<反渗透<微滤<超滤
    • D、超滤<纳滤<反渗透<微滤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下列能用于分子分离的滤过方法是()

    • A、板框压滤法
    • B、垂熔滤器滤过
    • C、超滤法
    • D、微孔滤膜滤过
    • E、薄膜滤过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下列关于超滤法叙述正确的是()

    • A、截留的粒径范围为1~10nm
    • B、是在纳米数量级选择性滤过技术
    • C、超滤膜的孔径规格一般以相对分子质量截留值为指标
    • D、超滤膜的孔径规格一般以尺寸大小为指标
    • E、截留粒径范围为1~20nm

    正确答案:B,C,E

  • 第16题:

    超滤法是用于()分离的膜滤过方法。


    正确答案:分子

  • 第17题:

    超滤法是利用分子分离的()方法。


    正确答案:膜滤过

  • 第18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水处理中常用的膜分离法的是()。

    • A、反渗透
    • B、电渗析
    • C、超滤
    • D、过滤

    正确答案:A,B,C

  • 第19题:

    单选题
    下列能用于分子分离的滤过方法是()
    A

    板框压滤法

    B

    垂熔滤器滤过

    C

    超滤法

    D

    微孔滤膜滤过

    E

    薄膜滤过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论述反渗透、超滤、微孔过滤、纳米过滤的异同点。

    正确答案: 它们的特性论述如下:
    (1)反渗透法比其他的分离方法(如蒸发、冷冻等方法)有显著的优点:相态不变,无需加热,设备简单,效率高,占地小,操作方便,能量消耗少等。
    应用:如海水的脱盐,食品医药的浓缩,超纯水的制造,以及对微生物的分离控制等许多方面。
    (2)超滤:能截留相对分子质量在500以上的高分子的膜分离过程。
    优点:相态不变.无需加热,所用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小,能量消耗低。操作压力低,泵与管对材料要求不高等。
    反渗透法必须施加较高的压力,而超滤的操作压力较小。
    问题:与反渗透法相比,水通量大得多,其动力费用较大。和其他浓缩方法相比,通常只能浓缩到一定程度。
    (3)微孔过滤主要分离流体中尺寸为0.1—10um的微生物和微粒子。
    优点:膜厚度薄,孔径均一,空隙率高,滤速快,吸附少和无介质脱落。
    问题:膜性脆易碎,机械强度差,须把它衬贴在平滑的多孔支撑体上。
    应用:实验室中,主要用于微生物检测、微粒子检测。
    工业上,主要用于灭菌液体的生产;反渗透及超滤的前处理;电子工业中超纯水制造和空气过滤。
    (4)纳米过滤:是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300-1000相对分子质量物质的膜分离过程。
    特点:
    (1)能截留小分子的有机物,并可同时透析出盐,即集浓缩与透析为一体。
    (2)操作压力比反渗透低,因无机盐能通过。节约动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超滤法叙述正确的是()
    A

    截留的粒径范围为1~10nm

    B

    是在纳米数量级选择性滤过技术

    C

    超滤膜的孔径规格一般以相对分子质量截留值为指标

    D

    超滤膜的孔径规格一般以尺寸大小为指标

    E

    截留粒径范围为1~20nm


    正确答案: D,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超滤法是用于()分离的膜滤过方法。

    正确答案: 分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关于超滤,说法正确的是()。
    A

    超滤具有脱盐功能

    B

    与微滤相比,超滤操作压力更低

    C

    超滤对于去除水中的细菌、病毒、胶体、大分子等微粒相当有效

    D

    超滤的膜孔径介于纳滤和反渗透之间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