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甾体抗炎药(NSAID)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病的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NSAID通过破坏黏膜屏障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病
B.NSAID的局部作用是主要致溃疡机制
C.剂型改变不能降低NSAID相关溃疡的发生率
D.经肠外给药同样可以发生溃疡
第1题:
非甾体抗炎药(NSAID)引起的消化性溃疡,当不能停用NSAID时,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A、雷尼替丁
B、硫糖铝
C、西沙比利
D、奥美拉唑
E、多潘立酮
第2题:
有关非甾体抗炎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脂溶性药物
B.可穿透上皮细胞而破坏黏膜屏障
C.长期服用者约30%有消化性溃疡
D.诱发消化性溃疡与剂量和疗程有关
E.胃肠黏膜生理性前列腺素E合成不足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
第3题:
关于NSAID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叙述,错误的是
A.长期服用NSAID患者约10%~25%发生消化性溃疡
B.NSAID引起的消化性溃疡中胃溃疡比十二指肠溃疡多见
C.NSAID的致病主要是通过细胞毒作用而造成胃黏膜的局部损害
D.对于不能停用NSAID的患者,首选PPI治疗
第4题:
非甾体抗炎药导致消化性溃疡病的主要机制是
A、促进胃酸分泌
B、破坏胃黏膜屏障
C、抑制胃酸分泌
D、影响胃、十二指肠的协调运动
E、减少十二指肠碳酸盐的分泌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下列哪项不是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
第9题:
近年的研究已经明确,()和()是损害胃十二指肠黏膜屏障从而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病的最常见病因。
第10题:
诱发消化性溃疡与剂量和疗程无关
长期服用者约50%有消化性溃疡
可穿透上皮细胞而破坏粘膜屏障
为弱酸性水溶性药物
可促进促胃液素分泌致消化性溃疡
第11题: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重要病因
非甾体药通过削弱黏膜防御功能发挥作用
胃酸在溃疡发生中起决定性作用
吸烟与溃疡发生无关
应激反应可以导致溃疡
第12题:
诱发消化性溃疡与剂量和疗程无关
长期服用者约50%有消化性溃疡
可穿透上皮细胞而破坏粘膜屏障
微弱酸性水溶性药物
可促进胃液分泌致消化性溃疡
第13题:
非甾体抗炎药导致消化性溃疡病的主要机制是
A.促进胃酸分泌
B.抑制胃酸分泌
C.破坏胃黏膜屏障
D.影响胃十二指肠协调运动
E.减少十二指肠碳酸氢盐分泌
第14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5题:
非甾体抗炎药(NSAID)引起的消化性溃疡,当不能停用NSAID时,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A.雷尼替丁
B.硫糖铝
C.西沙比利
D.奥美拉唑
第16题:
关于非甾体抗炎药(NSAID)引起消化性溃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长期摄入NSAID的患者有5%~30%患消化性溃疡
B.NSAID妨碍溃痞愈合,增加溃疡复发串和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C.由于摄入NSAID后接触胃黏膜的时间较十二指肠短,所以与冒溃疡的关系不大
D.溃疡发生的危险性与患者的年龄,Hp感染、吸烟等因素有关
E.NSAID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机制是抑制前列臆素合成,降低黏膜的保护作用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和非甾体抗炎药是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病的最常见病因
A幽门螺杆菌
B饮酒
C暴饮暴食
D消化不良
第20题:
有关非甾体类抗炎(NSAID)药哪项是正确的( )
第21题:
非甾体抗炎药导致消化性溃疡病的主要机制是()
第22题:
促进胃酸分泌
抑制胃酸分泌
破坏胃黏膜屏障
影响胃十二指肠协调运动
减少十二指肠碳酸氢盐分泌
第23题:
减慢胃十二指肠蠕动
促进胃酸大量分泌
减少胃肠系统血运
破坏胃黏膜屏障
使防御功能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