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康唑抗真菌的作用机制是
A.阻止核酸合成
B.抑制细胞膜类固醇合成,使其通透性增加
C.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D.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E.抑制蛋白质合成
第1题:
抗病毒药的作用靶点包括
A、阻止吸附穿透
B、增加细胞膜通透性
C抑制核酸合成
D、干扰脱壳
第2题:
两性霉素抗菌作用的主要机制为
A.增加真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B.抑制真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
C.抑制核酸的合成
D.抑制真菌细胞壁的合成
E.抑制叶酸的合成
第3题:
林可霉素的抗菌作用机制是
A、抑制叶酸代谢
B、抑制蛋白质合成
C、影响细胞膜通透性
D、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E、抑制核酸合成
第4题:
两性霉素B抗真菌的作用机制是
A、干扰真菌细胞壁的合成
B、抑制真菌蛋白的合成
C、增加真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D、干扰真菌叶酸代谢
E、抑制真菌DNA合成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咪唑类抗真菌作用机制是()。
第10题:
阻止核酸合成
与细胞膜类固醇结合,使其通透性增加
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抑制蛋白质合成
第11题:
制霉菌素
两性霉素
氟康唑
5-氟胞嘧啶
大蒜素
第12题:
竞争性抑制鸟嘌呤进入DNA分子中,阻断核酸合成
替代尿嘧啶进入DNA分子中,阻断核酸合成
抑制以DNA为模板的RNA多聚酶,阻碍mRNA合成
“巨噬现象”
影响真菌细胞膜通透性
第13题:
A、阻止核酸合成
B、抑制细胞膜类固醇合成,使其通透性增加
C、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D、抑制蛋白质合成
第14题:
咪唑类药物抗真菌的作用机制是
A、抑制以DNA为模板的RNA多聚酶,阻碍mRNA合成
B、影响二氢叶酸合成
C、影响真菌细胞膜通透性
D、竞争性抑制鸟嘌呤进入DNA分子中,阻断核酸合成
E、替代尿嘧啶进入DNA分子中,阻断核酸合成
第15题:
两性霉素B抗菌作用的主要机制是
A、增加真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B、抑制真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
C、抑制核酸的合成
D、抑制真菌细胞壁的合成
E、抑制叶酸的合成
第16题:
喹诺酮类的作用机制是
A.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B.影响细胞膜通透性
C.抑制蛋白质合成
D.抑制核酸代谢
E.影响叶酸代谢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氟康唑抗真菌的作用机制是()
第21题:
阻止核酸合成
抑制细胞膜麦角甾醇合成酶,使麦角甾醇合成受阻
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抑制蛋白质合成
第22题:
阻止核酸合成
抑制细胞膜类固醇合成,使其通透性增加
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抑制蛋白质合成
第23题:
增加真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抑制真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
抑制核酸的合成
抑制真菌细胞壁的合成
抑制叶酸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