拮抗药与受体结合后的效应与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或激动剂效应相反。
A.正确
B.错误
第1题:
激动药与受体结合后所产生的效应与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效应相似。
A.正确
B.错误
第2题:
下列关于神经递质鉴定标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突触前神经元有合成递质的原料和能力
B.兴奋传来时递质经轴浆运输至末梢释放
C.递质与后膜受体特异结合后产生生理效应
D.递质产生生理效应后很快失活或被清除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受体阻断剂阻断突触传递的效应是通过以下何种途径实现的?()
第7题:
抑制突触前神经末梢神经递质的释放
抑制DNA转录
与受体结合进而占据受体或改变受体的空间构型
在突触后膜上诱发超极化电位
第8题:
与激动药的作用靶点可不同
可使激动药量效曲线右移
不影响激动剂量效曲线的最大效应
与受体结合后可使效应器反应性改变
能与受体发生不可逆结合
第9题:
与激动药不争夺同一受体
可使激动药量效曲线右移
不能抑制激动剂量效曲线最大效应
与受体结合后能改变效应器的反应性
能与受体发生不可逆的结合的药物也能产生类似效应
第10题:
突触前膜自身受体的作用是
A.促进突触前神经末梢合成递质
B.促进突触前神经末梢释放递质
C.减少突触前神经末梢合成递质
D.减少突触前神经末梢释放递质
E.调节突触前神经末梢递质的释放量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全麻药对神经递质的影响主要是()
第16题:
可以不与激动剂争夺同一受体
可使激动剂量-效曲线右移
能与受体发生不可逆结合的药物也能产生类似效应
与受体结合后能改变效应器的反应性
不能抑制激动剂量-效曲线最大效应
第17题:
抑制递质再摄取
干扰递质释放
改变递质与受体的结合效应
影响递质合成
阻碍递质与受体结合
第18题:
突触前神经元能合成该递质
合成的递质储存于突触小泡内,兴奋冲动到达神经末梢时,小泡内递质能释放入突触间隙
递质可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而发挥生理作用,并可被相应的酶破坏或被回收
用递质拟似剂或受体阻断剂能加强或阻断该递质的作用
突触前神经末梢只能释放一种递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