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胸膜腔穿刺术适应证 ”相关问题
  • 第1题:

    腹膜腔穿刺术适应证


    参考答案:1.抽液做化验或病理检查,以协助诊断。2.大量腹腔积液引起严重胸闷、气短者,适量放液以缓解症状。3.行人工气腹作为诊断和治疗手段。4.腹腔内注射药物。5.进行诊断性穿刺,以明确腹腔内有无积脓、积血。

  • 第2题:

    胸膜腔穿刺术


    答案:胸腔穿刺术
    解析:
    (1)患者体位正确。(2分)
    模拟人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卧位,患侧前臂上举双手抱于枕部。
    (2)穿刺点选择正确。(3分)
    穿刺点选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一般常取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有时也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由超声波定位确定。
    (3)消毒、铺巾、局麻、无菌操作正确。(8分)
    常规消毒皮肤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直径约15cm。(1分)
    戴无菌手套:打开手套包,取出手套,左手捏住手套反折处,右手对准手套5指插入戴好。
    已戴手套的右手,除拇指外4指插入另一手套反折处,左手顺势戴好手套。(5分)
    覆盖消毒洞巾。抽取2%利多卡因5ml在穿刺点的下一肋骨上缘自皮至胸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2分)
    (4)模拟穿刺操作正确。(5分)
    ①穿刺前先测量血压。(1分)
    ②以左手示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的三通活栓转到与胸腔关闭处,再将穿刺针在麻醉处刺入,转动三通活栓进行抽液。首次抽液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1分)
    ③助手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以防刺入过深损伤肺组织。注射器抽满后,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外界相通,排出液体。(1分)
    如用较粗的长穿刺针代替胸腔穿刺针时,应先将针座后连接的胶皮管用血管钳夹住,穿刺进入胸膜腔后再接注射器,松开钳子,抽液。(1分)
    ④抽液结束时,按压、穿刺口消毒,局部用消毒纱布覆盖、按压后固定。(1分)
    (5)术后处理正确。(1分)
    术后再次测血压。严密观察,当可能发生胸部压迫、气胸或昏厥等症状须立即诊治。
    (6)提问(1分)
    ①胸膜腔穿刺术的临床意义?
    答:常用于查明胸腔积液性质、抽液减压或通过穿刺给药等。
    ②穿刺进针点为什么从肋骨上缘进入?
    答:因为肋骨下缘有神经血管,肋骨上缘进针可避免损伤。
    ③如果实施胸膜腔穿刺气胸排气治疗,穿刺点如何选择?
    答:穿刺点选在气胸侧锁骨中线第2~3肋间。
    ④当连续抽气达4000ml仍抽不尽时应如何处理?
    答:考虑肺不张并呈交通性气胸,需改用其他方法如闭合性引流排气或负压引流排气术进行治疗。

  • 第3题:

    只要有胸膜腔积液就应该行胸膜腔穿刺术。()


    胸膜腔穿刺常在腋中线第9肋间隙进行。肋膈隐窝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胸膜腔积液首先聚集于肋膈隐窝。肺下缘的体表投影在腋中线处与第8肋相交,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在腋中线处与第10肋相交。在腋中线第9肋间隙进针于胸膜腔的肋膈隐窝,可避免对肺的损伤。

  • 第4题:

    请演示胸膜腔穿刺术。


    参考答案:1.患者体位 模拟人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卧位,患侧前臂上举双手抱于枕部。2.穿刺点选择 穿刺点选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一般常取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有时也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由超声波定位确定。3.消毒、铺巾、局麻、无菌操作 常规消毒皮肤,消毒直径约15cm,戴无菌手套,覆盖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在下一肋骨上缘的穿刺点自皮至胸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4.穿刺操作①考生以左手示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的三通活栓转到与胸腔关闭处,再将穿刺针在麻醉处缓缓刺入,当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胸腔相通,进行抽液,首次抽液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②助手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以防刺入过深损伤肺组织。注射器抽满后,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外界相通,排出液体。③如用较粗的长穿刺针代替胸腔穿刺针时,应先将针座后连续的胶皮管用血管钳夹住,穿刺进入胸膜腔后再接上注射器,松开钳子,抽液。④抽液结束时,穿刺口消毒,局部用消毒纱布覆盖、固定。5.术后处理术后严密观察,当可能发生胸部压迫、气胸或昏厥等症状须立即诊治。

  • 第5题:

    胸膜腔穿刺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是什么?


    答案:
    解析:
    适应证:(1)诊断性穿刺:确定胸膜腔积液的性质和病因;(2)治疗性穿刺:胸腔抽液、抽气减轻压迫症状,胸腔内给药;脓胸患者抽脓或注药治疗。
    禁忌证:出血性素质和(或)出血性疾病;穿刺局部皮肤有细菌性感染:体质衰弱或心肺功能衰竭难于耐受者应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