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按照评估对象来分,以下不属于信用评级分类的是()
第7题:
信用评级机构应当对评级业务制度分层分类披露
信用评级机构应当披露评级程序文件
信用评级机构应当公开披露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
评级业务制度应当包括开展评级项目的业务制度和程序文件,以及评级业务其他方面的政策与流程
第8题:
信用评级机构应建立清晰合理的治理结构,完善评级技术和基础数据体系,建立健全并切实执行管理制度
信用评级机构应建立健全利益冲突管理工作机制和相关制度
信用评级机构应建立并不断完善信用评级体系,加强评级技术的研究开发
信用评级机构应建立并不断完善信用评级信息管理制度,但无须严格执行
第9题:
外部评级是由专业评级机构提供,评级对象主要是大中型企业
内部评级是商业银行根据内部数据和标准,对客户风险进行的评价
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一般仅适用于对大中型企业客户风险评价
国内公开市场发行债券的企业,一般都要求提供外部评级
第10题:
客户信用评级反映客户违约风险的大小
客户评级的评价主体是商业银行
客户评级的评价目标是客户违约风险
客户信用评级是现代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关键环节
第11题:
以诚信为本,勤勉尽责,遵循为客户保密的义务
严格依据信用评级方法和程序,独立地开展信用评级工作,保证评级的公正性、一致性、完整性,信用评级结果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影响
评级机构应建立评级数据库,积累评级信息,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信用评级机构在进行评级业务操作中,应按照评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规定,及时将评级结果及跟踪评级相关材料上报,并向社会及时披露
第12题:
如果评级委托方或评级对象(发行人)对评级结果没有异议,则评级结果为首次评级的最终信用级别
如果评级委托方或评级对象(发行人)对评级结果有异议,并在规定的时限内向评级机构提出复评申请并提供补充材料,由评级对象(发行人)向信用评级机构的信用评审委员会申请复评
如果评级委托方或评级对象(发行人)对评级结果有异议,但不能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供充分、有效的补充材料,信用评级机构可不受理复评请求
信用评审委员会受理复评后,复评结果为首次评级的最终信用级别,且复评仅限一次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以下哪个不属于主体信用评级的分类()。
第18题:
在评级准备阶段,信用评级机构在接受评级委托方申请后,应当首先判断本机构是否能够独立、客观、公正地对评级对象进行评级,且具备相应的评级能力
在实地调查阶段,评级小组在实地考察和访谈之后,应根据实际情况随时修改或补充相关资料,并建立完备的实地调查工作底稿
在初评阶段,评级小组在对收集资料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综合分析基础上,初步确定评级对象的信用等级,初步拟定信用评级报告
在评定等级阶段,评级小组向信用评级机构的内部信用评审委员会提交四级审核后的信用评级报告及工作底稿
第19题:
建立严格的信用风险监控体系,对信用风险及时发现、汇报、和处理
建立针对债券发行人的内部信用评级制度,进行发行人信用风险管理
建立交易对手信用评级制度
由于交易对手的信用资质一般变化不大,因此根据交易对手的资质、交易记录、信用记录和交收违约记录等因素进行信用评级之后,可以长期沿用
第20题:
内部评级是专业评级机构对特定债务人的偿债能力和意愿的整体评估
内部评级主要对客户的信用风险和债项交易风险进行评价
内部评级主要依靠专家定性判断
内部评级的评级对象主要是政府和大企业
第21题:
客户信用评级是现代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关键环节
客户评级的评价主体是商业银行
客户评级的评价目标是客户违约风险
客户评价结果是信用等级和违约概率
客户信用评级反映客户违约风险的大小
第22题:
个人信用评级
证券信用评级
项目信用评级
国家主权信用评级
第23题:
信用评级机构开展主动评级业务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公开渠道收集受评企业相关资料,审慎判断受评企业的信用风险
信用评级机构出具主动评级报告前,可口头告知受评企业,双方可就评级过程中所使用的资料及报告内容进行沟通
交易商协会鼓励信用评级机构向市场公开发布主动评级结果和报告
受评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对信用评级机构进行利益输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