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A.资产的净值
B.债务人的偿还能力
C.债务人的信用评级情况
D.担保情况
第2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3题:
第4题:
下列关于权重法下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量要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第5题:
农合机构的公司类信贷资产,包括表内信贷资产包括()、贴现、贸易融资、各类信用垫款等。
第6题:
下列事项中分类时把握不正确的是()。
第7题:
贷款分类时,对贷款以外的各类资产,包括表外项目中的直接信用替代项目,应()。
第8题:
权重法下信用风险加权资产为银行账户表内资产信用风险加权资产与表外项目信用风险加权资产之和
在计量各类表内资产的风险加权资产时,应该直接用资产账面价值乘以各自的风险权重
在计量各类表外项目的风险加权资产的时候,应该将表外项目名义金额乘以信用转换系数得到等值的表内资产,再按表内资产的处理方式计量风险加权资产
权重法下,不同的资产类别分别对应不同的风险权重
第9题:
境外直接投资
对外承包工程
出口买方信贷
进口海外代付
政府援助贷款
第10题:
不能用对客户的信用评级来代替信贷资产风险的分类,信用评级只能作为分类的参考因素
同一笔贷款可以进行拆分分类
对零售贷款如自然人和小企业贷款主要采取脱期法,依据贷款逾期时间长短直接划分风险类别。对农户、自然人其他贷款可同时结合信用等级、担保情况等级性风险分类
在对信用证、承兑、担保等表外信贷资产分类时,要将该客户近期的表内业务分类情况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原则上,对该客户表外信贷资产分类不得高于对其近期表内信贷资产业务分类等级
第11题:
外币贷款
本外币贷款
本币贷款
支票
第12题:
5%
10%
15%
20%
第13题:
A.效益
B.流动
C.安全
D.好坏
第14题:
关于计算资本充足率时表外项目的处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远期票据承兑等同于贷款的表外项目,其信用转换系数为100%
B.处理表外项目时,首先将表外项目的名义本金额乘以信用转换系数,获得等同于表内项目的风险资产,然后根据交易对象的属性确定风险权重,计算表外项目相应的风险加权资产
C.对于汇率、利率及其他衍生产品合约的风险加权资产,使用现期风险暴露法计算
D.利率和汇率合约的风险资产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账面价值,另一部分由市值乘以固定系数获得
第15题:
在计量各类表外项目的风险加权资产的时候,应该将表外项目名义金额乘以()得到等值的表内资产,再接表内资产的处理方式计量风险加权资产。
第16题:
境外项目人民币贷款中的“境外项目”是指境内机构“走出去”过程中开展的各类境外投资和其他合作项目,包括但不()。
第17题:
公司类信贷资产包括农村银行机构对公司类客户发放的信贷资产,包括表内信贷资产(包括本外币贷款、贴现、贸易融资、各类信用垫款等),以及表外信贷资产(包括银行承兑、信用证、银行保函、贷款承诺等)。
第18题:
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以下()对于商业银行各类表外项目的信用转换系数的描述正确。
第19题:
信贷资产按照风险程度将其划分为十二个级别。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范围主要包括各类本外币贷款、表外授信中的信用证、保证、信贷证明、银行承兑汇票、保理担保付款、贷款承诺。
信贷资产分类方法分为直接分类法和非直接分类法。
只有可疑和损失类信贷资产为不良信贷资产。
符合损失级特征的信贷资产直接分类为损失级。
第20题:
信用转换系数
行业盈亏系数
资本积累率
指杠杆系数
第21题:
不加以分类
并人贷款中
参照贷款风险分类的标准和要求分类
单独设立标准和要求进行分类
第22题:
权益增长率
信用转换系数
资产增长率
销售收入增长率
第23题:
可根据自身实际制定贷款分类制度,细化分类方法,但不得低于《贷款风险分类指引》提出的标准和要求
至少每年对全部贷款进行一次分类
内部审计部门对信贷资产分类政策、程序和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评估每季度不得少于一次
表外项目中的直接信用替代项目,应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
高级管理层要对贷款分类制度的执行、贷款分类的结果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