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商业银行对外币流动性风险管理过程中,制定的流动性应急计划通常包括哪几种方式?( )
A.向外国银行寻求帮助
B.使用本币资源并通过外汇市场转化成外币,或使用该外汇的备用资源
C.向中央银行求援
D.管理者可以根据某些外币在流动性需求中占有较高比例的情况,单独建立备用的流动性安排
E.向其他商业银行或机构借入流动性
第2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商业银行对外币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
A.根据某些外币在流动性需求中占有较高比例的情况,为其建立单独的备用流动性安排
B.将最终的监督和控制全球流动性的权利集中在总部或分散到各分行
C.制定各币种的流动性管理策略
D.制定外汇融资能力受到损害时的流动性应急计划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商业银行对外币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不包括()。
第6题:
将流动性管理权限集中在总部或分散到各分行
将最终的监督和控制全球流动性的权力集中在总部或分散到各分行
制定各币种的流动性管理策略
制订外汇融资能力受到损害时的流动性应急计划
第7题:
流动性风险偏好
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
主要政策和程序
内部风险管理指标和限额
应急计划及其测试情况
第8题:
将流动性管理权限集中在总部或分散到各分行
将最终的监督和控制全球流动性的权力集中在总部或分散到各分行
制订各币种的流动性管理策略
制订外汇融资能力受到损害时的流动性应急计划
第9题:
与商业银行董事会、高级管理层进行监督管理谈话
要求商业银行进行更严格的压力测试、提交更有效的应急计划
要求商业银行增加流动性风险管理报告的频率和内容
增加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现场检查的内容、范围和频率
要求商业银行降低流动性风险水平
第10题:
充分评估其可能对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影响
完善相应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
制定有效的流动性风险应急计划
获得负责流动性风险管理部门的同意
第11题:
一
二
三
四
第12题:
压力测试
应急计划
流动性风险限额管理
融资管理
现金流测算和分析
第13题:
商业银行对外币的流动性风险进行管理,应该包括哪些要点?( )
A.明确外币流动性管理的架构
B.制定各币种的流动性管理策略
C.制定外汇融资能力受到损害时的流动性应急计划
D.将最终的监督和控制权力下放到各个分行
E.完全依靠管理人员的经验
第14题:
商业银行对外币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不包括( )。
A.将流动性管理权限集中在总部或分散到各分行
B.将最终的监督和控制全球流动性的权力集中在总部或分散到各分行
C.制定各币种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
D.制定外汇融资能力受到损害时的流动性应急计划
第15题:
第16题: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包括但不限于()。
第17题:
下列措施不利于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的是()
第18题:
根据商业银行负债流动性需求,可将存款分为敏感负债、脆弱资金和核心存款三类
商业银行总的流动性需求等于资产流动性需求减去负债流动性需求
针对外币的流动性风险管理,高级管理层应当首先明确外币流动性的管理架构,考虑流动性管理权限是集中还是下放至货币发行国的分行
管理者可根据某些外币在流动性需求中占有较高比例的情况,为其建立单独的备用流动性安排
流动性应急计划包括危机处理方案和弥补现金流量不足的工作程序两方面的内容
第19题:
明确外币流动性的管理架构
使用本币资源并通过外汇市场将其转化为外币
管理者可根据某些外币在流动性需求中占有较高比例的情况,为其建立单独的备用流动性安排
制定各币种的流动性管理策略
制定弥补现金流量不足的工作程序
第20题:
健全流动性管理制度机制
将风险防范关口后推
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测
完善应急处置机制
第21题:
制定危机处理方案与弥补现金流量不足的工作程序
提高流动性管理的预见性
通过金融市场控制风险
建立多层次的流动性屏障
第22题:
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的有效监控。
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
完善的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程序。
完善的内部控制和有效的监督机制。
完善、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
有效的危机处理机制。
第23题:
有效的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
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
科学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人员激励约束机制
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结构
完备的管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