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ABC公司于库存有关的资料如下:(1)年需求量为30000单位(假设每年360天);(2)购买价格每单位100元;(3)单位库存持有成本为商品购买单价的3%;(4)每次订货费用是200元。【要求】(1)最佳经济订货批量为多少?(2)计算最小存货成本为多少?(3)计算经济订货批量平均占用资金为多少?(4)计算年度最佳订货批次为多少?(5)计算最佳订货周期为多少?

题目

已知ABC公司于库存有关的资料如下:

(1)年需求量为30000单位(假设每年360天);

(2)购买价格每单位100元;

(3)单位库存持有成本为商品购买单价的3%;

(4)每次订货费用是200元。

【要求】

(1)最佳经济订货批量为多少?

(2)计算最小存货成本为多少?

(3)计算经济订货批量平均占用资金为多少?

(4)计算年度最佳订货批次为多少?

(5)计算最佳订货周期为多少?


相似考题
更多“已知ABC公司于库存有关的资料如下:(1)年需求量为30000单位(假设每年360天);(2)购买价格每单位100元;(3)单位库存持有成本为商品购买单价的3%;(4)每次订货费用是200元。【要求】(1)最佳经济订货批量为多少?(2)计算最小存货成本为多少?(3)计算经济订货批量平均占用资金为多少?(4)计算年度最佳订货批次为多少?(5)计算最佳订货周期为多少?”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企业2006年计划全年的A种材料的需求量为72000公斤,材料单价为5元,预计一次采购费用为1000元,单位材料的年变动储存费用为材料进价成本的20%。一年按360天计算。

    要求:

    (1)计算材料的经济订货批量及相关的最低总成本。

    (2)计算材料全年最佳订货次数和最佳订货间隔时间。

    (3)计算A材料的年总成本。

    (4)计算达到经济订货量时材料平均占用资金。


    正确答案:

    (2)全年最佳订货次数=72000/12000=6(次)
    最佳订货间隔时间=360/6=60(天)。
    (3)A材料的年总成本=购置成本+相关最低总成本=72000×5+12000=372000(元)。

  • 第2题:

    假设某公司每年需外购零件3600件,该零件单位变动储存成本为20元,一次订货成本为25元,单位缺货损失为100元。在交货期内,生产需要量及其概率如表7-12:

    要求:

    (1)计算经济订货批量;

    (2)计算年最佳订货次数及每年与批量相关的存货总成本;

    (3)计算交货期内平均需求;

    (4)计算最佳保险储备(设置保险储备时以一天的生产需要量为最小单位,一年按360天计算);

    (5)计算含有保险储备的再订货点。


    正确答案:

    (1)经济订货批量 =(2×3600×25/20)1/2=95(件)
    (2)年最佳订货次数=3600+95=38(次)
    每年与批量相关的存货总成本=(2×3600×25×20)1/2=1897.37(元)
    (3)交货期内平均需求=50×0.1+60×0.2+70×0.4+80×0.2+90×0.1=70(件)
    (4)每天的生产需要量=3600/360=10(件)
    保险储备为0件时,再订货点=70+0=70(件),
    交货期内的生产需要量大于70件时会发生缺货,如果生产需要量为80件(概率为0.2),则会缺货80-70=10(件),如果生产需要量为90件(概率为0.1),则会缺货90-70=20(件),加权平均每次订货的缺货量=10×0.2+20×0.1=4(件),每次订货的缺货损失=4×100=400(元),每年(订货次数为38次)的缺货损失=400×38=15200(元),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0×20=0(元),相关的总成本=15200(元)。
    保险储备为10件时,再订货点=70+10=80(件),交货期内的生产需要量大于80件时会发生缺货,如果生产需要量为90件(概率为0.1),则会缺货90-80=10(件),加权平均每次订货的缺货量=10×0.1=1(件),每次订货的缺货损失=1×100=100(元),每年的缺货损失=100×38=3800(元),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10×20=200(元),相关的总成本=3800+200=4000(元)。
    保险储备为20件时,再订货点=70+20=90(件),交货期内的生产需要量大于90件时会发生缺货,本题中不会发生缺货,即缺货损失=0,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20×20=400(元),相关的总成本=0+400=400(元)。所以,最佳保险储备为20件。
    (5)含有保险储备的再订货点=70+20=90(件)。

  • 第3题:

    某企业年需用甲材料180000千克,单价10元/千克,每次进货费用为400元,单位存货的年储存成本为1元。

    要求计算:

    (1)该企业的经济进货批量;

    (2)经济进货批量平均占用资金;

    (3)经济进货批量的存货相关总成本;

    (4)年度最佳进货批次;

    (5)最佳订货周期(一年按360天计算)。


    正确答案:
    (1)经济进货批量==12000(千克)
    (2)经济进货批量平均占用资金=12000/2×10=60000(元)
    (3)经济进货批量的存货相关总成本==12000(元)
    (4)年度最佳进货批次=180000/12000=15(次)
    (5)最佳订货周期=360/15=24(天)

  • 第4题:

    已知某公司与存货有关的信息如下:年需求存货数量30 000件(假设每年360天),每件购买价格为100元,库存储存成本是商品买价的30%,每次订货成本60元,公司希望的安全储备量为750件,订货提前期为15天,订货数量只能按100的倍数(四舍五入)确定。

    要求:

    (1)计算最佳经济订货量。

    (2)计算再订货点。

    (3)计算存货平均占用的资金数额。


    正确答案:
    (1)经济订货量= (件)。
    (2)再订货点=平均日需求×订货提前期+安全储备=30 000/360×15+750=1 250+750
    =2 000(件)。
    (3)存货平均占用资金=(采购批量/2)×单价+安全储备量X单价=(300/2)×100+750×
    100=90 000(元)。

  • 第5题:

    蓝天企业年需用某材料18 000千克,单价为100元/千克,单位存货的年持有成本为4元,单位材料缺货损失2.5元。按照经济汀货模型公式计算时,经济订货批量相关的存货总成本为12 000元。平均交货期为8天,交货期也可能为9天(概率0?2)或10天(概率0.1)。建立保险储备时,以50千克为间隔。

    要求计算:

    (1)该企业的经济订货批量;

    (2)经济订货批量平均占用资金;

    (3)每次订货费用;

    (4)年度最佳订货批次;

    (5)最佳订货周期(1年按360天计算);

    (6)确定合理的保险储备量和再订货点。


    正确答案:


  • 第6题:

    已知ABC公司的下列库存信息及相关信息:
    (1)订货数量只能按100的倍数;
    (2)年使用数量为300 000单位(假定一年有50周);
    (3)库存持有成本是商品购买价格的30%;
    (4)购买价格为每单位10元;
    (5)订货成本为50元/单位;
    (6)公司希望的安全存量为1 000单位(不包括运送期库存);
    (7)运送期为两星期。
    要求:
    (1)计算最优经济订货量水平为多少?
    (2)若该店以此数量订货,则年平均库存持有成本为多少?
    (3)每年的订货周期为多少?
    (4)库存水平为多少时应补充订货?


    答案:
    解析:

  • 第7题:

    某企业每年需耗用A材料45000件,单位材料年变动储存成本20元,平均每次订货费用为180元,A材料全年平均单价为240元。假定不存在数量折扣,不会出现陆续到货和缺货的现象。
    要求:
    (1)计算A材料的经济订货批量;
    (2)计算A材料年度最佳订货批次;
    (3)计算A材料的相关订货成本;
    (4)计算A材料的相关储存成本;
    (5)计算A材料经济订货批量平均占用资金。


    答案:
    解析:
    (1)A材料的经济订货批量=

    (2)A材料年度最佳订货批次=45000/900=50(次)
    (3)A材料的相关订货成本=50×180=9000(元)
    (4)A材料的相关储存成本=900/2×20=9000(元)
    (5)A材料经济订货批量平均占用资金=240×900/2=108000(元)。

  • 第8题:

    (2019年)甲公司是一家标准件分销商,主要业务是采购并向固定客户供应某种标准件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1)该标准件上一年订货次数为60次,全年订货成本为80万元,其中,固定成本总额为26万元,其余均为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总额在下一年保持不变。
      (2)该标准件总储存费用中每年固定租金为120万元,每增加一件标准件,就增加1元仓储费。每件标准件占用资金为50元,资金利息率为6%。
      (3)该标准件年需要量为180万件,进货价格为150元/件,一年按照360天计算。
      要求:
    (1)计算每次订货变动成本和单位变动储存成本。
      (2)根据经济订货模型计算该标准件的经济订货量和最佳订货周期(按天表示)。
      (3)计算按经济订货批量采购该标准件的年存货相关总成本、经济订货批量下的变动订货成本和变动储存成本。
      (4)计算经济订货批量平均占用资金。


    答案:
    解析:
    (1)每次订货变动成本=(800000-260000)/60=9000(元/次)
      单位变动储存成本=1+50×6%=4(元/件)

    最佳订货次数=1800000/90000=20(次)
      最佳订货周期=360/20=18(天)

    或者:
      年存货相关总成本=90000×4=360000(元)
      变动订货成本=9000×20=180000(元)
      变动储存成本=90000/2×4=180000(元)
      或者:
      变动订货成本=变动储存成本=360000/2=180000(元)
      (4)经济订货批量平均占用资金=90000/2×150=6750000(元)

  • 第9题:

    已知ABC公司与库存的有关信息如下: (1)年需求数量为30000单位(假设每年360天); (2)购买价格每单位100元; (3)仓库储存成本是商品买价的30%; (4)订货成本每次60元; (5)公司希望的安全储备量为750单位; (6)订货的数量只能按100的倍数(四舍五入)确定; (7)订货至到货的时间为15天。 存货平均占用多少资金?


    正确答案: 占用资金=(采购批量/2)x单价+安全储备量x单价
    =(300/2)x100+750x100
    =90000(元)

  • 第10题:

    S公司以单价10元每年购入某种产品8000件。每次订货费用为30元,单位持有库存费按所库存货物价值的18%计算,若每次订货的提前期为2周,试求经济订货批量,最低年总成本,年订购次数和订货点。


    正确答案: 已知:D=8000,S=30,I=18%,L=2周,C=10
    经济批量:Q=(2D*S/C*I)0.5=(2*8000*30/10*18%)0.5=516(件)
    每周需求量:d=D/52=8000/52(件)
    订货点数量:R=d*L=(8000/52)*2=308(件)
    年最小总成本:
    TC=D*S/Q+0.5Q*C*I+C*D
    =8000*30/516+0.5*516*10*18%+10*8000 
    =80930
    一年订货次数:n=D/Q=8000/516=16(次)

  • 第11题:

    问答题
    A企业生产甲产品需要使用某种特种钢,年需要量36000公斤,已知该特种钢单价为200元/公斤。材料储存部门提供的资料表明,该特种钢单位年储存成本为8元,假定与经济订货批量相关的存货总成本为12000元。供应部门根据以往情况分析,企业进货时,平均交货期为8天,8天以内交货概率为70%,延迟一天、二天交货的概率分别为20%和10%。经测算,单位材料缺货损失为2.5元。要求:(1)计算该企业的经济订货批量。(2)计算经济订货批量平均占用资金。(3)计算年度最佳订货批次。(4)计算最佳订货周期(1年按360天计算)。(5)假定该企业供应部门确定的再订货点为1000公斤,保险储备200公斤,请计算确定其做法是否正确。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已知ABC公司与库存的有关信息如下: (1)年需求数量为30000单位(假设每年360天); (2)购买价格每单位100元; (3)仓库储存成本是商品买价的30%; (4)订货成本每次60元; (5)公司希望的安全储备量为750单位; (6)订货的数量只能按100的倍数(四舍五入)确定; (7)订货至到货的时间为15天。 存货平均占用多少资金?

    正确答案: 占用资金=(采购批量/2)x单价+安全储备量x单价
    =(300/2)x100+750x100
    =90000(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企业每年需耗用A材料90000件,单位材料年存储成本4元,平均每次进货费用为1800元,A材料全年平均单价为40元。假定满足经济进货批量基本模型的假设前提。

    要求:

    (1)计算A材料的经济进货批量;

    (2)计算A材料年度最佳进货批次;

    (3)计算A材料的相关进货费用;

    (4)计算A材料的相关存储成本;

    (5)按照经济进货批量订货时,计算A材料平均占用资金。


    正确答案:
    (1)A材料的经济进货批量 
    (2)A材料年度最佳进货批次=90000/9000=10(次)
    (3)A材料的相关进货费用=10×1800=18000(元)
    (4)A材料的相关存储成本=9000/2×4=18000(元)
    (5)A材料平均占用资金=40×9000/2=180000(元)

  • 第14题:

    某企业每年需耗用A材料90 000件,单位材料年存储成本4元,平均每次进货费用为1 800元,A材料全年平均单价为40元。假定满足经济进货批量基本模型的假设前提。

    要求:

    (1)计算A材料的经济进货批量;

    (2)计算A材料年度最佳进货批次;

    (3)计算A材料的相关进货费用;

    (4)计算A材料的相关存储成本;

    (5)按照经济进货批量订货时,计算A材料平均占用资金。


    正确答案:
    (1)A材料的经济进货批量= =9 000(件)
    (2)A材料年度最佳进货批次=90 000/9 000=10(次)
    (3)A材料的相关进货费用=10×1 800=18 000(元)
    (4)A材料的相关存储成本=9 000/2×4=18 000(元)
    (5)A材料平均占用资金=40×9 000/2=80 000(元)

  • 第15题:

    已知ABC公司的下列库存信息及相关信息:

    (1)订货数量只能按100的倍数;

    (2)年使用数量为300 000单位(假定一年有50周);

    (3)库存持有成本是商品购买价格的30%;

    (4)购买价格为每单位10元;

    (5)订货成本为50元/单位;

    (6)公司希望的安全存量为1 000单位(不包括运送期库存);

    (7)运送期为两星期。

    计算:

    (1)最优经济订货量水平为多少?

    (2)若该店以此数量订货,则年平均库存持有成本为多少?年存货总成本为多少?

    (3)每年的订货周期为多少周(四舍五入取整)?

    (4)库存水平为多少时应补充订货?


    正确答案:
    (1)Q=[(2×300 000×50)/(10×30%)]1/2=3 162.678=3 200(单位)
    (2)年库存持有成本=(3 200/2+1 000)×10×30%=7 800(元)
    存货的年总成本=300 000×10+1 000×10×30%+(2×300 1300×50×10×30%)1/2=3 012 486.8(元)
    (3)每年订货次数=300 000/3 200=93.75(次)
    订货周期=50/93.75=0.5(周)
    (4)平均每星期需要量=300 000/50=146 000(单位)
    再订货点=146 000×50%+1 000=74 000(单位)

  • 第16题:

    某企业每年需耗用A材料90000件,材料年持有费率为4元/件,平均每次订货费用为1800元,A材料全年平均单价为40元。假定满足经济订货批量基本模型的假设前提。

    要求计算:

    (1)A材料的经济订货批量;

    (2)A材料每年的最佳进货批次;

    (3)A材料每年的相关订货费用总额;

    (4)A材料每年的相关持有成本总额;

    (5)A材料每年的相关总成本。


    正确答案:

  • 第17题:

    某企业每年耗用某种材料3600千克,该材料单位成本为10元,单位存储成本为2元,一次订货成本25元。
    要求:
    (1)计算经济订货量;
    (2)计算每年的最佳订货次数;
    (3)计算与经济批量相关的存货总成本;
    (4)计算最佳订货周期;
    (5)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


    答案:
    解析:

  • 第18题:

    假设某企业每年所需的原材料为80000千克,单位成本为15元/千克。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为20元,单位变动储存成本为0.8元/千克。一年按360天计算。
      计算下列指标:
      (1)经济订货批量;(2)每年最佳订货次数;(3)最佳订货周期;(4)经济订货量平均占用资金;(5)与经济订货批量相关的存货总成本;(6)在经济订货批量下,变动订货成本和变动储存成本


    答案:
    解析:

  • 第19题:

    甲公司是一家标准件分销商,主要业务是采购并向固定客户供应某种标准件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1)该标准件上一年订货次数为60次,全年订货成本为80万元,其中固定成本总额为26万元,其余均为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总额不变。
    (2)该标准件仓储总费用中,每年固定租金为120万元,每增加一件标准件就增加1元仓储费。每件标准件的占用资金为50元,资金利息率为6%。
    (3)该标准件年需要量为180万件。一年按照360天计算。
    (4)该标准件从发出订单到货物送达需要5天。
    要求:
    (1)计算每次订货变动成本。
    (2)计算单位变动储存成本。
    (3)根据经济订货模型,计算该标准件的经济订货批量和最佳订货周期(按天表示)。
    (4)计算再订货点。


    答案:
    解析:
    (1)每次订货变动成本=(80-26)×10000/60=9000(元)
    (2)单位变动储存成本=1+50×6%=4(元/件)

    每年最佳订货次数=1800000/90000=20(次)
    最佳订货周期=360/20=18(天)
    (4)每日平均需用量=1800000/360=5000(件)
    再订货点=5×5000=25000(件)。

  • 第20题:

    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可以根据年需求量、每年每单位持有成本和每次订货的成本,算出使成本最小化的订货量。如果年需求量是10000单位,持有成本为每单位每年1美元,订购成本为每次10美元,则经济订货批量为447单位。如果需求量降到每年5000单位,持有成本和订购成本分别保持1美元和10美元,则经济订货批量为()。

    • A、316单位
    • B、447单位
    • C、483单位
    • D、500单位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已知ABC公司与库存的有关信息如下: (1)年需求数量为30000单位(假设每年360天); (2)购买价格每单位100元; (3)仓库储存成本是商品买价的30%; (4)订货成本每次60元; (5)公司希望的安全储备量为750单位; (6)订货的数量只能按100的倍数(四舍五入)确定; (7)订货至到货的时间为15天。 存货水平为多少时应补充订货?


    正确答案: 再订货点=平均日需求x订货天数+安全储备量
    =30000/360x15+750
    =1250+750
    =2000(单位)

  • 第22题:

    中华公司是一家生产计算器的制造商,每年需用集成电路120000个。该集成电路每单位购价10元,公司已确定的最佳经济批量是20000单位,从订货到收货需要18天,储存成本是库存价值的20%。根据上述资料: (1)最佳订货频率是多少? (2)平均库存和年储存成本是多少? (3)订货点是多少?如果中华公司决定维持集成电路的90天安全库存,以防止不可预见的需求和供应商可能延期到货情况的发生,则安全库存数量是多大?平均库存和年储存成本是多少?订货点是多少?


    正确答案:(1)已知Q=20000,D=120000
    最佳订货频率=360×20000÷120000=60
    (2)平均库存=20000÷2=10000单位
    年储存成本=20000÷2×(10×20%)=20000
    (3)订货点=18×120000÷360=6000单位
    安全库存=90×120000÷360=30000单位
    平均库存=20000÷2+30000=40000单位
    年储存成本=(20000÷2+30000)×(10×20%)=80000订货点=18×120000÷365+30000=36000单位

  • 第23题:

    问答题
    已知ABC公司与库存的有关信息如下: (1)年需求数量为30000单位(假设每年360天); (2)购买价格每单位100元; (3)仓库储存成本是商品买价的30%; (4)订货成本每次60元; (5)公司希望的安全储备量为750单位; (6)订货的数量只能按100的倍数(四舍五入)确定; (7)订货至到货的时间为15天。 存货水平为多少时应补充订货?

    正确答案: 再订货点=平均日需求x订货天数+安全储备量
    =30000/360x15+750
    =1250+750
    =2000(单位)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