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些情况下,国家也可以作为主体参加经济法律关系,如发行国债、征收税收等。 ( )
A.正确
B.错误
第1题:
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双方法律地位平等,所以权利与义务也对等。( )
A.正确
B.错误
第2题:
有形物体可以作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而货币只是价值符号,不可以作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 )
A.正确
B.错误
第3题:
下面关于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说法( )是错误的。
A.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地位通常是平等的
B.内部组织机构如分厂、车间等在一定条件下也是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C.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大体可以分为经济管理主体和经济活动主体两类
D.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参加者
第4题: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税务机关是国家税收征收的唯一行政执法主体。( )
A.正确
B.错误
第5题:
对于经济法主体的范围,以下表述正确的包括( )。
A.经济管理主体中包括各级权力机关,以及由国家和法律授权而承担某种经济管理职能的其他经济组织
B.担负企业一定生产经营职能的分支机构、职能科室,一定条件下也是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C.分店、分公司依法作为纳税人参加税收法律关系时,也是经济法律关系主体
D.国家对外发行政府债券时,不属于经济法律关系主体
第6题:
在某些情况下,一个国家可以作为经济法主体参加经济法律关系。 ( )
第7题:
在特殊情况下未确定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的组织也可作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国家经济机关
所有的社会主体
经济法律关系的参加者
经济权利(权力)和义务的主体
第13题:
税收法律关系由权利主体、客体和法律关系内容三方面构成。
A.正确
B.错误
第14题:
国债的发行收入和作为偿债资金来源的税收均取自于企业和个人,构成他们的负担,也即国债负担。国债负担有以下表现形式( )。
A.国债发行后的税收负担
B.不同代人之间的国债负担
C.发行国债导致“挤出”性负担
D.外债负担
E.投资负担
第15题:
国家机关作为经济法的经济管理主体,在代表国家参与经济管理、经济协调法律关系时,是以国家的名义进行经济法律行为的。 ( )
A.正确
B.错误
第16题:
税收法律关系主体是指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税务机关或者海关。 ( )
A.正确
B.错误
第17题:
在现代宪法和国际人权法中,在一定条件下,作为集体的国家、民族等也可以享有某些范畴的基本权利。()
A.正确
B.错误
第18题:
在某些情况下,国家也可以作为主体参加经济法律关系,如发行国债、征收税收等。 ( )
第19题:
在某些情况下国家也可以作为经济法主体参加经济法律关系。 ( )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税收管理的主体是指参加税收法律关系,享有国家税收征管权力和履行国家税收征管职能,依法对纳税主体进行税收征收管理的当事人。
第23题: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地位通常是平等的
内部组织机构如分厂、车间等在一定条件下也是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大体可以分为经济管理主体和经济活动主体两类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参加者